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党员干部当拎清“重我“轻我”:在担当上“增重” 在得失上“减负”
时间 :   2025-10-22 17:4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石源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重我”与“轻我”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党员干部修身履职必须厘清的辩证命题。唯有拎清二者尺度,既不陷个人主义迷障,也不丢干事锐气,在担当上主动“增重”、在得失上自觉“减负”,才能在新时代赶考路上行稳致远,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答卷。


党员干部当在担当上增重”,以“重我”自觉扛起使命。“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担当分量直接关乎工作成效与群众获得感。面对改革“硬骨头”、民生“揪心事”,党员干部不能当“甩手掌柜”或“逃兵”,需以“舍我其谁”的“重我”意识,把责任扛在肩、任务抓在实。脱贫攻坚中,数百万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以“一个都不能少”的担当攻克贫困堡垒;洪涝灾害时,无数干部冲锋在前,用“人民至上”信念筑起生命防线。这种 “重我”,是 “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大我”情怀,绝非争功逐利的“小我”计较。若在担当上“减重”,遇事推诿退缩,不仅延误发展,更会凉了民心、损了党形象。


党员干部当在得失上“减负”,以“轻我”境界涵养清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看淡个人得失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更是抵御诱惑的“防火墙”。工作中遇利益考量、荣誉分配,若总把个人得失放首位,易被名利困、欲望扰,甚至在“围猎”中迷失;而以“轻我”之心待利益,不计职位高低、待遇厚薄,才能守好为民初心。焦裕禄 “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杨善洲“一辈子为民造福、克己奉公”,黄文秀 “把生命献给脱贫事业”,他们用“功成不必在我” 的境界,诠释“轻我”真谛 —— 轻个人得失、重群众利益,轻个人荣誉、重事业发展。党员干部需牢记,权力来自人民,唯有得失“减负”,才能卸包袱、守底线,赢群众信赖。


党员干部当以“重我”强本领,为担当“增重”夯根基。担当“重量”需过硬本领支撑,无能力打底,再强担当意愿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新时代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任务艰巨,党员干部必须以 “重我” 紧迫感抓学习、强本领,避免“本领恐慌”。要把学习当终身课题,钻研党的创新理论与业务知识,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到基层一线经风雨、长才干。在化解矛盾中提群众工作能力,在推项目中炼统筹能力,在防风险中强应急能力,让本领与担当 “重量”匹配。若在能力提升上“轻我”,满足于“过得去”,躺在经验上睡大觉,便难跟时代步伐、扛时代重任。


拎清“重我”与“轻我”的辩证关系,是党员干部终身必修课。担当“增重”为履职,得失“减负”守初心,“重我”强本领扛使命。唯有把握“重“轻”尺度,该“重”不 “轻、该“轻”不“重”,才能锤炼党性、提升境界,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献力量。(贵州省从江县贯洞镇人民政府: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