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要坚持党校姓党,牢记党校初心,更好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这一重要指示为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交通运输领域而言,也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在交通运输行业,坚持党校姓党,就是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交通运输工作的全过程。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连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和沟通城乡、区域的重要纽带。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交通运输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例如,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广大交通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牢记党校初心,为党育才,是交通运输行业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遵循。交通运输行业点多、线长、面广,涉及领域众多,需要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应紧密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提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同时,要注重培养干部的专业能力,通过开展各类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如智能交通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使干部能够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此外,还要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交通运输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为党献策,是党校的重要职责,也是交通运输行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面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党校应组织专家学者和行业骨干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例如,在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方面,党校可以围绕新能源汽车推广、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等课题开展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助力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党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研讨会、论坛等形式,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
总之,在交通运输领域,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校姓党,牢记党校初心,为党育才、为党献策。通过加强党校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交通运输干部人才,为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交通力量。(贵州省惠水县交通运输局:李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