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破除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活力
时间 :   2025-09-24 19:3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杜羽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从7个方面列明21条“硬约束”,释放出党中央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领会文件精神,扛牢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有关规定,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


强化理论水平,斩断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形式与内容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两者共生于同一事物中,内容决定形式的取舍与变化,形式必须服从内容的需求。部分党员干部对“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理解不深入是形式主义问题高发的哲学思想根源,从而要么进入“形式主义”的陷阱之中,以外在形式代替内容实质,用开“虚”会、发“空”文代替工作内容,要么简单的将形式等同于“形式主义”,连必要的规范性程序都“一禁了之”,使工作内容陷入混乱无序之中。因此,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弄懂学透“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明辨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真正落实《若干规定》中列明的有关要求,掌握纠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主动权。


提升业务水平,破除形式主义的行动基础。当前,形式主义的存在是部分党员干部业务不精、工作能力缺乏的外在表现。受限于自身业务水平不足,部分党员干部在起草工作方案时无法写出具体有效的工作信息,只能“大而化之”,在总结汇报时,片面执着于数字统计与表格填报,忽视群众切实感受,在检查督察时,无法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改进措施,让督察工作流于形式。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大力提升业务水平,熟悉工作领域,弄通业务内容,明白工作难点,知晓改进方法,让短会、短文传递更多有效信息,让督察检查切中问题要害,真正做到基层工作减“负”不减“质”。


牢记初心使命,保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相生相伴、互为表里。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当官作老爷”的错误思想,把“耍官威”“一言堂”当作个人威望的具体体现,明示或暗示下属与下级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当完全按照自己的个人想法开展工作,刻意忽视群众意见,漠视群众利益,加剧形式主义问题。因此,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听民意民声。坚持唯“实”不唯“上”,求真务实,对于具体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要及时上报,强化沟通,形成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合力,力破形式主义顽疾,增进群众福祉。


坚持久久为功,推动基层减负常态化长效化。形式主义具有长期性、隐蔽性与顽固性。因此,整治形式主义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持久战,必须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推动为基层减负由治标向治本深化。一方面,要注重源头治理,在现有《若干规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完善配套举措,明确奖惩措施,激发各级党员干部动力;另一方面,要畅通基层干部反映渠道,在工作过程中认真倾听他们的真实诉求,及时发现和纠正新的形式主义,杜绝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委宣传部: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