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9月15日报道,贵州毕节市金沙县新化乡五星村村民近日来信反映:该村因邻近的国照腾龙煤矿开采诱发山体地质灾害,自2017年起,村民住房陆续出现墙体裂缝、地基位移等问题,第三方机构早已鉴定“需整体搬迁”。然而多年过去,当地政府与煤矿企业始终未出台可行的安置方案,七十多户村民至今仍在地质灾害危险区提心吊胆生活,迫切希望党报关注以推动问题解决。(2025年9月15日政事儿)
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危险”本身,更在于“拖延”带来的民生困境。尽管国照腾龙煤矿已停产五年,但采矿行为留下的地质隐患并未消失,村民房屋的损害是既定事实,每逢雨季,直径达六七十厘米的石块滚入村民院落的情况时有发生,人身安全随时面临威胁。从2017年发现问题到如今,近八年时间里,村民反复反映诉求,却始终未能等来明确的解决方案,“住不安心”成了七十多户家庭的共同心病。
问题久拖不决,核心矛盾集中在两点:一是补偿标准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金沙县县城商品房均价已近3000元/平方米,而煤矿企业提供的搬迁补偿仅约1100元/平方米,即便叠加政府补贴,整体标准仍远不足以覆盖村民购房成本。若村民选择自购宅基地建房,一处宅基地需花费十几万元,扣除宅基地费用后,剩余补偿款甚至无法建起与原有房屋同等面积的新房,过低的补偿让村民难以接受。二是安置规划忽视农耕民生实际。五星村村民多以种地为生,但现有安置方案未考虑“搬迁后离耕地过远”的问题,若搬至县城,村民往返耕地耗时耗力,基本农耕生活难以维系,这也让部分村民对搬迁心存顾虑。
更令人揪心的是,部分村民已陷入“搬与不搬都难”的绝境:有的村民虽配合搬迁,却因补偿款不足只能在县城租房,短短几年便花光积蓄,陷入无房可住的窘境;未搬迁的村民则在墙体开裂、地基松动的房屋中艰难度日,每逢雨季既要警惕房屋坍塌,又要防备山体落石,甚至有人在残垣断壁间用防雨布搭建临时住所,生活困苦不堪。这些现状,暴露出当地在搬迁安置工作中存在的规划疏漏与执行惰性。
村民的安居需求,容不得任何理由的拖延。国照腾龙煤矿虽已停产,但作为地质灾害的责任主体,理应承担历史补偿责任;当地政府更不能以“协调难度大”为由推诿,需清醒认识到:发展经济的前提是保障民生,采矿带来的生态与民生欠账,必须及时补上。参照我国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要求,五星村村民因地质灾害面临的生活困境,完全符合民生保障与帮扶标准,当地政府需提升政治站位,将搬迁工作纳入重要民生议程。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拿出“两全”方案:一方面,应重新核算补偿标准,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房屋重置成本,参考县城房价与建材价格动态调整补偿金额,对低保户、残疾人家庭等特殊群体额外补贴,确保补偿款能切实支撑村民安居;另一方面,需优化安置规划,可由村集体牵头推进土地流转,将村民耕地托管给农业合作社,既保障村民土地收益,又解决“搬迁后不便农耕”的难题;同时,对接煤矿企业、当地产业园区开发就业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村民搬迁后不仅有房住,更有稳定收入来源。
民生无小事,安居是底线。五星村七十多户村民的等待已近八年,地质灾害的风险不会因“拖延”消失,村民的安居诉求更容不得再打折扣。当地政府需立即行动,扛起主体责任,联合煤矿企业制定具体、可行的安置方案,用实际行动补上民生欠账,让村民早日住上安心房、过上安稳日子。(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