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制度托底,让她更有底气
时间 :   2025-09-15 14:0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让每一位踏实干事的“她”心里有底气,脚下有力量,靠的不只是理解和口号,更靠看得见、用得上的制度保障。女职工不是特殊群体,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重要的人才力量。如今,全国已有17个省份出台了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这是推动“她权益”走向制度化的一步。但关键还在于,这些好政策、好规定,能不能真正落到岗位上、用在关键处,让她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


现实中,有的女职工在生育期被边缘化;新就业形态下的女性,比如骑手、主播、网约车司机等,工作方式灵活但维权更难。她们的权益,“文件上有”,可现实中却常常“找不到门”。必须看到,女性不仅是职场中的劳动者,更是各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制度保障不能缺位,更不能滞后。


这些年,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比如已有12家头部平台企业建立了工会,覆盖2000多万新就业劳动者,这就是很好的突破口。但建立只是第一步,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还得看能不能让她们觉得:“有事能找人、有理有人撑。”可以考虑设立女性维权小组、加强平台调解机制建设,让职工维权更顺畅、处理更高效。说到底,制度有没有用,不是看说得多好,而是看用起来靠不靠得住。


真正让人安心的底气,不是喊出来的,是制度一点一滴做出来的。在重庆,一位做社区护工的女职工就说:“以前碰上用工纠纷只能自己扛,现在工会帮我们去谈。”她之所以敢站出来,是因为当地出台了专项保护条例,社区工会也真正发挥了作用。这就说明,制度不是写在墙上的摆设,而是群众真遇到事时,能抓得住、靠得上的依靠。对女职工来说,这样的制度安排,既是保障,更是成才发展的平台。


尤其是在园区、写字楼、平台网点这些新就业场景中,完全可以建起“她权益服务站”,配备专职人员,做到问题“早发现、快处理”。保护女职工,不是搞特殊化,而是把她们的常见困境当作应当治理的重点。让她们安心、暖心、舒心,才能放心把自己的人生和发展交给岗位、融入事业。


“她的力量”想要真正发挥出来,不能只靠温情激励,更要有制度兜底。比如在四川,不少制造业园区就设立了女职工监督小组,解决了“产后返岗难”“夜班安排冲突”等一线问题。有的地方还通过“妈妈岗”集体协商,把职工家庭需求融入企业管理中。这些做法告诉我们:只要把“她的难”放在心上,把“她的盼”写进制度里,发展才能更稳、人才才能更旺。


制度动起来,人心才能定下来。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保障女职工权益不仅是责任,更是抓人才、稳发展的关键一招;对广大女职工来说,当制度真正成为身后的靠山,脚下的路才能越走越稳。每一位在岗位上拼搏的“她”,都值得拥有底气。她底气足了,我们的发展就更有希望、国家的未来也就更有力量。(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