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百载,薪火相传。今年是山东省委组织部建部100周年。自1925年王尽美于五龙潭畔擎起山东组织工作第一面旗帜,齐鲁大地的组工星火自此燎原。从莱芜鹁鸽楼“千里寻党”守护火种,到蒙山沂水间锻造“支部建在民工连上”的组织伟力,再到新时代组工事业智慧赋能、砥砺前行。一代代山东组工人在泰山黄河间竖起了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幸入此门,躬身践悟。加入组工大家庭一年来,耳濡目染,深刻感受到十六字部风“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廉洁勤奋、求实创新”已深深融入日常点滴。干部室挑灯夜战下,是对杜绝“带病提拔”的底线坚守;组织室沥血深耕中,是实现乡村振兴、提升党建水平的不断探索;人才办四处奔走,是“揭榜挂帅”的竭力攻关、“人才兴鲁”的奋力开拓。各科室步履铿锵,为建设高素质现代化强县不懈奋斗的精气神,其内核正是源于这历久弥新的优良部风。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新时代考题已铺展眼前,乡村振兴呼唤“头雁领航”,科技创新亟需“帅才尖兵”,基层治理期待持续减负赋能……新征程上,我们当以百年部史为炬,以百年部风为航,将红色基因熔铸为行动自觉,方能不负使命,破浪前行。
政治坚定铸忠诚,赓续“信仰如磐”的红色血脉。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组工干部首要的政治品质,是其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从革命烽火中“秘密建党的星火传递”,组工干部冒死护送干部名册,到改革开放时敢为人先的破冰之举,再到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一代代组工人以生命践行忠诚誓言。新征程上,我们更需以“两个维护”为政治标尺,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关键时候看得清、站得稳,将忠诚融入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聚才育才的全过程。正如省委组织部建部百年专题片《一路走来》启示的那样,唯有以赤诚之心,举忠诚之旗,方能确保组织航线永不偏航、行稳致远。
公道正派守初心,赓续“日月无私”的正义血脉。公道,是组工干部的脊梁。展厅内陈列的“任人唯贤”的干部名册、“两袖清风”的老部长笔记,无声诉说着公道正派的价值追求。周立伟部长在展馆启用仪式上强调:“以公立矩、以公立信、以公立威,让干部群众感受组织之公。”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正如火如荼。我省组织系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查摆问题,推行“激励担当作为20条”“基层减负清单”等举措,正是对“对人公正,对内严格”的有力践行。作为干部工作的“守门人”,我们必须以政策为盾、原则为剑,坚决斩断“近亲繁殖”“码头主义”“小圈子”的利益链,让每一名干部的成长都沐浴在阳光之下。
廉洁勤奋担使命,赓续“俯首为民”的奉献血脉。展馆内陈列着不同年代组工干部的“勤奋印记”:从挑灯起草文件的油灯,到脱贫攻坚的驻村日记,再到人才引进的攻关方案。它们仿佛在诉说着不同年代组工干部恪尽职守、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深刻印证着勤奋与廉洁永远是组工人永不褪色的朴素勋章。“组织工作无小事,事事连政治。”面对新时代高标准、严要求,我们唯有勤学善思,练就业务“金刚钻”,传承这份一丝不苟的勤勉、实干笃行的执着、克己奉公的担当,并将其转化为精研政策、狠抓落实、守正创新的具体行动,才能做到关键时刻立得住、顶得上、豁得出。唯有清廉守正,传承“自带干粮去办公”的苏区作风,抵制奢靡浪费,筑牢底线,才能不负这份厚重印记,真正守护好为民服务的永恒初心。
求实创新拓新局,赓续“破浪前行”的奋进血脉。百年部风是一部“守正创新”的史诗。展板上记录着山东组织工作的多个“全国率先”,从首创“第一书记”驻村模式,到探索“链上党建”赋能产业,再到打造“人才兴鲁”品牌等等。正是这部史诗中一代代组工干部勇立潮头、敢闯敢试的生动注脚。新时代的考题艰巨复杂,破题钥匙正在于求实创新,但创新绝非是颠覆,更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是应立足实践根基,“老树开新枝”,站在前人“肩膀”上推动特色工作向深层次、宽领域拓展。唯有紧跟时代潮流,敏锐拥抱数字化浪潮,善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党员管理、干部考核、人才服务等工作,以技术革新提效能、激活力,方能在传承中实现更高层次创新,让组织工作始终奔涌“破浪前行”的奋进力量。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站在“十四五”和“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上,省委组织部百年部风犹如一座精神灯塔,照亮前路,昭示未来。作为新时代组工新人,我辈当以红色基因铸魂,以优良部风立身,在“走在前、开新局”的时代召唤中勇挑重担,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宏伟征程中奋楫扬帆,让组工薪火在复兴长卷上燃起永不熄灭的火焰!(中共利津县委组织部:袁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