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把作风建设当作我们党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来源,党的作风正、人民对党的信任度高,党和人民就能风雨同舟,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将作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养成俭朴之风,把生活作风问题作为检视整改的重要内容,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
生活作风问题不是小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所谓的“小事小节”上失守,就是在大堤上开口子。一些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出现变质往往是把生活作风当成不起眼的小事导致的,在灯红酒绿中迷失了自我,在小恩小惠中丢失了原则,正如一棵参天大树,如果任由蛀虫啃咬,终将会枯萎。生活作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心中和自己本身形象,而生活作风问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但其本质都是党性问题。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能够直观地反应其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政治立场。党员干部能否做好人民的好公仆,能否经得起人民的考验、时代的考验,生活作风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因此,要把生活作风问题当作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持从小事抓起、从日常抓起,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着力解决好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生活作风问题不是私事。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不仅代表其个人形象,而且代表着党员、公职人员以及党政机关的公信力。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公职人员的言论、行为都有可能在网上被放大,一旦他们违背社会道德、违反法律规定,都会引起舆论的风波,进而使群众对政府失去信心,这种信心一旦丢失就很难建立。生活问题的出现,是部分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淡薄的结果,因此,党员干部在生活作风上应树立法律意识,用法律和道德严格约束自己,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严于律己,谨慎做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未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问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起带头模范作用,从小事入手,防微杜渐,整治“舌尖上的浪费”等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问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广大党员干部要懂得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时刻警醒自己,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开辟未来,以勤政廉洁良好形象赢得民意,以节俭朴素的良好习惯获得民心。(从江县秀塘乡人民政府:梁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