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环境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必须以“固形、铸魂、赋能”为抓手,全面提升党组织建设质量,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战斗堡垒,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组织支撑。
“固形”强基,筑牢战斗堡垒“四梁八柱”
组织之“形”是战斗堡垒的物理载体。如果组织体系不健全、党组织业务不精、短板弱项突出,就会导致党的领导“最后一公里”出现梗阻,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彰显。“固形”的核心,在于让组织体系更严密、阵地根基更牢固、支部功能更凸显。要动态优化组织体系,紧跟城乡融合、产业迭代、业态创新的新趋势,打破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的边界,在产业链上建支部、在项目一线设小组、在新业态中拓覆盖,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各类社会群体、各个行业领域的有效嵌入。要持续深化“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从“纸上要求”变为“实际行动”,让党内政治生活既有“党味”更有“鲜味”。通过筑牢“形”的基础,让党的“神经末梢”成为凝聚群众的“强磁场”。
“铸魂”聚力,激活战斗堡垒“精神内核”
组织之“魂”是战斗堡垒的生命之源。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根源于理想信念的感召力、创新理论的引领力、初心使命的凝聚力。若思想防线出现“松动”、政治信仰产生“偏差”、宗旨意识发生“弱化”,就会导致党组织失去“主心骨”作用,难以团结带领群众奋进。“铸魂”的关键,在于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以初心使命赢得民心。要大力实施思想铸魂工程,结合基层实际开展分众化、具象化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土话方言”“身边案例”,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践行。深挖党史军史中的红色富矿,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为教材,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活动,引导党员群众从历史中感悟初心、从传统中汲取力量,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不断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跟党走的“定盘星”。
“赋能”提质,提升战斗堡垒“攻坚能力”
组织之“能”是战斗堡垒的价值彰显,检验着党组织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成效。若攻坚本领“跟不上”、担当作为“打折扣”、创新突破“没思路”,就会在重大任务面前“掉链子”。“赋能”的目标,在于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要把重大任务作为“练兵场”,引导基层党组织立足行业特性、紧扣区域实际,锚定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等中心工作,将组织优势深度融入任务推进各环节。既聚焦产业发展“主战场”,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新兴赛道加速崛起;又深耕乡村振兴“责任田”,推动人才、资源、政策向基层倾斜;更紧盯创新驱动“动力源”,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以实打实的举措让基层党组织在攻坚克难中彰显“主心骨”担当,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释放“红色生产力”,真正成为善作善成、勇立潮头的坚强战斗堡垒。(山东省平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任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