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在线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们身处的这片神州大地,“红色”是浸入肌理的底色,“家国”是永不过时的主题。回望来路,从烽火硝烟到和平建设,从改革开放到奋进新时代,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血脉中流淌的忠诚与担当,支撑着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家国天下、奋斗奉献。
红色血脉,是生命线更是动力源。它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它不是空洞地说教、宏大地口号,更体现于一名合格共产党人的一言一行,蕴藏在焦裕禄同志探流沙、治盐碱时那双磨破的布鞋里,蕴藏在孔繁森同志扎根雪域、服务藏族群众时那滚烫的初心里,蕴藏在张富清同志深藏功名、甘于奉献的平凡坚守中。这些闪光的名字和事迹,是我们精神谱系上最鲜活的坐标。而庚继,意味着我们不能让这些记忆蒙尘,不能只在特定日子才想起缅怀,更要求我们,时常走进革命纪念馆,触摸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文物,感受信仰的温度;静心聆听老前辈讲述他们的峥嵘岁月,从故事中汲取力量;更要善于从我们本地的红色资源、先进典型中寻找榜样,让历史与现实对话,让精神在与时俱进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路,尤其是在面对诱惑、遇到挫折时,提醒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家国情怀,是赤子心更是肩上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份情怀,体现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里,更体现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里。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而言,厚植家国情怀,就是要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将小家幸福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立足本职岗位,把对国家的热爱,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行动。如在乡村振兴一线,多想想如何引进产业、改善环境,让乡亲们的日子更红火;服务窗口单位,多思考如何优化流程、提升效率,让群众办事更便捷;社区治理中,多倾听居民心声,化解矛盾纠纷,共建和谐家园,始终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把“民之关切”抓在手中,这便是家国情怀最朴素、最动人的诠释。
担当奉献,是试金石更是落脚点。红色血脉是否赓续,家国情怀是否深厚,最终要靠担当奉献来检验。担当,不是蛮干,是面对改革发展中的硬骨头,敢于迎难而上,拿出“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是面对风险挑战,敢于挺身而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奉献,并非要求我们都做出惊天动地的伟绩,更多时候是“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执着,是“栽树不留名”的胸襟,是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坚守。看看身边那些受到群众拥护、爱戴的干部,他们往往没有豪言壮语,但总能在群众需要时出现,在发展遇阻时破局。庚继红色血脉、学榜样争做棒样,就是要求我们把岗位当作奉献的平台,把职责视为神圣的使命,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群众口碑,用默默无闻的付出诠释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行动是最好的传承。新征程中,让我们在回望历史中铭记初心,在服务群众中践行使命,在实干担当中书写忠诚,自觉成为红色基因的鼎力传承者、家国情怀的坚定践行者、忘我奉献的模范带头者,接好棒、答好卷,在新征程上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业绩!(陕西省府谷县文旅局: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