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养德、养志、养正气 修身砺行铸忠魂
时间 :   2025-10-28 17:0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赵雯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千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所蕴含的孝老敬老、登高望远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精神意蕴。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这不仅是追溯文化源流的情感纽带,更是映照初心使命的清晰镜鉴,锤炼党性修养的宝贵契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当深入体悟“重阳三养”——养德、养志、养正气,将孝道文化融入党性修养,把敬老之情升华为为民之志,在传承与创新中擦亮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


赏菊养德,以“傲雪凌霜”之姿锤炼清廉本色。“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当百花凋零,菊花独绽寒霜,不争春色而自成风景,这种品格正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坐标。当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巩固,广大党员干部当以菊为鉴,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面对利益诱惑,要如菊之“抱香守节”,以“风霜其奈我何”的气节筑牢思想防线,做到利益面前心不乱,人情面前手不伸,规矩面前行不逾。面对权力考验,要效菊之“不趋炎附势”,以“权为民所用”的清醒保持政治定力,牢记公器不可私用,公权不可妄为,公款不可滥支。既要像深秋寒菊般“慎独慎微”,在无人处行有所止,在细微处严守操行,更要似傲雪凌霜般“坚守本色”,让“清廉”二字融入血脉,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插茱养志,以“孝老敬老”之情砥砺为民初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插茱萸”传统民俗已升华为孝老敬老的时代新风。孝老敬老非一时之功,而是终身之志;不仅是家事私德,更是党性体现。“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亦是忠之基。对父母的“孝”,是培育对组织“忠”的精神原点;对家庭的“责”,是锻造对人民“担当”的品德基石。新征程上,面对“银发浪潮”的时代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家中做孝老爱亲的表率,多一声问候、多一次陪伴、多一份体谅,莫让“空巢”变“空心”,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终身遗憾。更要将这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怀转化为具体行动。面对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要架设“适老桥梁”,让智能技术不再是“老年门槛”;针对银发一族的孤独困境,需构建“精神家园”,使空巢不空,独居不孤;面对部分老年人‘沉浸网络’带来的健康风险,当铺设“健康航道”,引导老年人科学用网。


登高养气,以“砥砺攀登”之志激发奋进力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是重阳的传统习俗,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象征。山高人为峰,青年登高当悟“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紧迫,党员干部登高更应明“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担当。当前,改革航船驶入深水区,发展之路面临新挑战:改革攻坚的“险峰”待攀,民生改善的“阶梯”待登,基层治理的“沟壑”待跨。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如黄山挑夫般“脚踏实地”,常怀“空杯心态”自我革新,通过“三省吾身”检视初心,在政治历练中筑牢信仰之基,在实践锻炼中锤炼过硬本领。更要似珠峰攀登者勇攀巅峰,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思维定式,用“改革创新”的利剑斩断发展桎梏。面对本领恐慌,当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追求强筋壮骨;面对风险挑战,须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砥砺前行。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委组织部: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