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公务活动“奢风”当刹!铺张浪费整治需 动真格、出实招
时间 :   2025-10-21 18:1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潘春燕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公务活动本是服务公共事务、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应秉持勤俭节约、务实高效的原则。然而,部分地区和单位的公务活动中却滋生出一股“奢风”:会议场地追求豪华气派,租用五星级酒店,铺设昂贵地毯、摆放高档花卉;公务接待讲排场、比阔气,菜品堆积如山却大量剩余,酒水档次攀升;公务出行追求“顶配”,车辆超标使用,甚至借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等。这些铺张浪费行为,不仅耗费了大量财政资金,加重了国家和人民的负担,更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侵蚀着社会公信力,必须坚决刹住。


公务活动中的“奢风”,表面看似是消费观念的偏差,实则背后隐藏着诸多深层次问题。一方面,部分公务人员宗旨意识淡薄,将公务活动当作彰显身份、满足虚荣心的途径,缺乏对财政资金的敬畏之心,没有真正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另一方面,制度执行存在宽松现象,我国早已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监督检查不到位,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足,导致制度的约束力未能充分发挥。过于注重“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忽视了公务活动的实际成效和成本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铺张浪费之风。


治理公务活动铺张浪费,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拿出动真格的决心、采取出实招的行动,从源头抓起、从细节严起,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首先,要强化思想教育,筑牢节约理念根基。应将勤俭节约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专题学习、案例剖析、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公务人员深刻认识铺张浪费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消费观,自觉把过紧日子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勤俭节约成为公务活动中的自觉行为。


其次,要健全制度体系,扎紧厉行节约制度。进一步细化完善公务接待、会议举办、公务出行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明确经费标准、审批流程和责任追究办法,消除制度执行中的模糊地带和弹性空间。如严格限定公务接待的人均费用标准,严禁超标准安排住宿和餐饮;规范会议场地选择,优先使用单位内部会议室或平价场所,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开支;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执行车辆编制和使用规定,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确保每一笔公务开支都经得起监督和检验。


最后,要强化监督问责,形成不敢浪费的震慑效应。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同时鼓励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对公务活动中的铺张浪费行为及时发现、严肃查处。对违反厉行节约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不仅要进行经济处罚,还要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挂钩,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通过严厉的问责,使公务人员严格遵守节约规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公务活动中的“奢风”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以动真格的态度、出实招的举措,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刹住铺张浪费之风,让公务活动回归务实高效的本质,为建设廉洁政府、节约型社会注入强劲动力。(从江县委党校:潘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