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基层鞭打“快牛”要不得
时间 :   2025-10-21 18:2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欧邦怀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基层工作中,能力突出、效率较高的干部往往被委以过多任务,成为频频受鞭策的“快牛”;而能力稍显不足或工作节奏较缓的干部,则常被安排较少工作,成为相对轻松的“慢牛”。这种“忙闲不均”的任务分配方式,不仅挫伤“快牛”积极性,使其长期处于高压状态,逐渐消耗工作热情,甚至可能催生“躺平”心态;同时也难以激励“慢牛”主动提升能力、承担责任,最终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能与长远发展。


倘若仅依赖少数能力强、肯干事的同志,事事交办、不断加码,虽能解一时之急,却非治本之策。优秀的基层管理,既要充分调动“快牛”的干劲,也要有效激发“慢牛”的潜力,推动团队整体进步。为此,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系统优化基层工作生态。


首先,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岗位责任清单,在任务分配时明确责任人,确保每个任务都有专人负责,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科学配置工作任务,了解员工能力合理安排任务难度,既不过于简单浪费资源,也不过于困难导致员工压力过大无法完成,做到人岗相适、分工合理,避免责任过度集中。


其次,完善考评激励机制。构建以实绩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根据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性质、职位职级等因素,试行差异化考核,既要显绩又看潜绩,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干部,近距离多角度识别干部;坚持把考评结果与工作激励、精神鼓励等挂钩,以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的鲜明体现,推动干部主动干、争着干、干得好。


最后,加强干部能力建设。针对不同干部的特点和短板,开展针对性培训与指导,帮助“慢牛”提速,促进“快牛”持续成长。同时,推动轮岗交流。通过有序轮岗,拓宽干部视野,增强队伍活力,避免因长期固定岗位带来的思维固化或职业倦怠。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鞭打快牛”式的管理思维必须扭转,唯有推进治理体系科学化、人性化,才能实现人与事的良性互动。让任务分配更趋合理,激励保障更加到位,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事尽其效,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贵州省从江县委统战部:欧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