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引才纳贤要有大胸怀
时间 :   2025-09-28 19:2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曲元凯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环境的博弈,哪里更重才爱才、更有发展机遇,人才就往哪里流动,要想在“人才争夺战”中笑到最后,不妨多些冷思考,推动人才意识、人才生态、人才观念不断优化更新,打造最硬核的“求贤宣言”,锻造招引培育服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树立“求之者愈出,置之者则匮”的最强人才意识。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流动上客观存在着“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要想在日益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必须把人才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打破思想观念保守、体制机制僵化、评价体系落后等束缚,树立视才如金、求贤若渴的强烈人才意识。用人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心底里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包容人才,把人才奉为“座上宾”、视若“手中宝”,怀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爱才诚意,谦恭下士、将心比心,用满满诚意感召人才;练就“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识才慧眼,剖石为玉、淘沙见金,在赛场选马中发现人才;坚持“五湖四海,敞开大门”的引才思路,放开视野、广纳贤才,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人才。


营造“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的最优人才生态。近年来各地为招引人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送帽子、送编制、送户口、送福利,可谓干货满满、诚意十足。提高薪酬待遇的短期刺激固然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但极容易被模仿复制,留住人才,更需要构建起优越的人才生态体系,推动软硬环境品质提升,不断回应人才的幸福期盼。要在深化改革中释放人才发展活力,破藩篱、除积弊,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竞争、激励等相关政策,构建更有含金量、更具竞争力的体制机制。要让人才评价回归本源、让科研回归本位,克服“四唯”倾向,探索高层次人才举荐制度,谁是人才由企业和业内“伯乐”说了算。要积极构建“清”“亲”的政商关系,让人才远离“小圈子”“关系学”的牵绊,在公平竞争、自由拼搏的发展环境中尽情施展拳脚。


坚持“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最正人才观念。吸纳人才不是一锤子买卖,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下,合理使用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一些地方在人才工作中只注重“引”,忽视了“用”,不顾自身实际需求,“装到篮子里都是菜”,导致引进的人才被“积压”、被“闲置”,珍贵的人才资源白白浪费。为此,必须紧紧围绕人才之“用”谋划工作,做到人岗相适、扬长避短、用当其时,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价值。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产业招人才、为产业聚人才,提高引进人才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怀有“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问小疵”的胸襟,做到扬长避短、用人之长、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防止求全责备、因瑕掩瑜、责短舍长。崇尚“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宵战风雨”的观念,鼓励和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向重点产业集聚,多在关键岗位上“磨”,多到重大任务中“炼”,多出题、常问效、重创新,激励人才勇于突破自我,实现价值。(中共莒南县委组织部:曲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