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排头兵”,需坚持“立破并举”,从规则统一、要素畅通、开放协同上精准发力,方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攥在手中。
立“规范体系”、破“规则壁垒”,以扎实制度建设夯实市场运行基础。“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统一规则让社会运行有章可循,破除了经营“壁垒”,减少因规则模糊而产生的投机、钻空子等现象,从根源上保障公平正义。党员干部要当好制度建设的“施工队长”,深入开展“地毯式”调研,聚焦本地要素流通中的“堵点”、规则执行中的“难点”,全面梳理与全国统一制度不符的“老规矩”“土办法”,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推动本地制度与全国统一标准“无缝衔接”。要做好政策宣传“讲解员”,通过政企座谈会、政策宣讲会、线上解读专栏等形式,用“家常话”讲清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利好账”,引导市场主体自觉遵守统一规则,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立“统筹格局”、破“区域分割”,以高效要素流通畅通经济循环血脉。“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在“统一”,关键在打破地方“一亩三分地”思维,统筹好中央与地方的“发展棋局”。当前,部分地方存在以法人主体限制、技术标准壁垒、企业迁移约束等手段搞“画地为牢”,这些行为看似“护了本地短”,实则阻碍了全国要素自由流动,削弱了资源配置效率。党员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强化大局意识,在项目引进、产业布局中算好“长远账”“全局账”,将本地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要当好区域协同的“桥梁纽带”,着眼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积极对接周边地区,建立跨区域协同工作机制,推动人才“跨区就业”、产业“跨区协作”、资源“跨区共享”,引导要素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立“内外联动”、破“封闭循环”,以创新协同开放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强大国内市场与深化对外开放,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绝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等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联通。党员干部要当好开放发展的“先行者”,深入企业“送服务、解难题”,定期走访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平台,通过“面对面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企业在内外贸转化、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急难愁盼”,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在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税费缴纳等环节“减环节、压时限、提效率”,为外资企业、外地企业在本地发展提供“一视同仁”的发展环境,让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对接全球资源的“聚宝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中共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魏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