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个春秋飞逝,警报声依然穿透时空,回响在耳畔。千万里山河早已换了新颜,但那一段烽火岁月,我们从未忘记。又到9月18日,凄厉的防空警报再次响起,将我们带回那个山河破碎、国难当头的至暗时刻。历史虽已远去,可“九一八”这个刻进民族记忆的血色印记,始终在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山河曾破碎,血泪铭教训。1931年9月18日夜晚,沈阳柳条湖南满铁路的一声爆炸,撕开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序幕。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短短四个多月,128万平方公里国土沦陷——相当于3.5个日本大小的东北大地,惨遭铁蹄践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首悲怆的歌声里,是三千多万东北同胞流离失所、家国沦丧的血与泪。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一夜之间沦为地狱。抚顺平顶山惨案、731部队活体实验、遍布东北的“万人坑”……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十四年抗战,3500万军民伤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这场深重灾难,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尊严源于自强。
万众筑长城,血肉显勇毅。“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旗帜,发出《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四万万人“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血战到底,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赵一曼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留给儿子的绝笔信字字带血;“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正是这些“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民族脊梁,用血肉筑起了我们新的长城。伟大的抗战精神,穿越时空,依然炽热,持续激励我们坚定前行。
警钟长鸣响,吾辈担复兴。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世界远未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未消失,地区冲突不断,“新冷战”思维时有抬头。我们必须清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依然充满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们铭记“九一八”,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爱和平、共创未来;不是要沉溺过去,而是要汲取力量、砥砺前行。我们要把历史的教训,转化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意志;把爱国情怀,落成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让民族精神,成为我们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让我们从历史深处汲取智慧与力量,坚定信念,发扬斗争精神,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我们一定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委组织部:王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