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躬耕沃野谋新篇 奋楫争先促振兴
时间 :   2025-09-16 22:3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孙辉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新时代的“三农”工作,不仅要保障农业的稳定向好发展、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更要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切实提高农民生活幸福感,培养新时代新面貌的“新农人”。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后,我对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方向路径和重点任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现结合近期学习思考,谈几点个人感悟和体会。


一、深刻领会“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坚定优先发展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一)稳住发展大局,保障民生福祉。过去几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大幅提升,村村通硬化路、通动力电、通高速网络成为常态,各乡镇各乡村的“颜值”和“气质”同步提升;农村资源要素逐步激活,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这些实打实的成就,为“三农”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打造战略优势,落实优先发展。下一步,我们须从战略全局出发,始终将“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切实把“优先”二字落到实处,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准确把握“城乡融合”的必由之路,明晰协同发展新路径。“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推进?一是要在硬件建设上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幸福”的生活条件。找准乡村定位与品牌,要因地制宜,传承与保护乡村特色文化,构建规划引领机制、风貌引导机制、农民参与机制,扎实稳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持续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条件,优先建设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二是要在软件提升上着力塑造鸾翔凤集、怡然自得的乡村精神风貌。因村施策,充分挖掘不同村庄的乡土气息,塑造更为贴合群众需要的乡村新风尚,确保农村人心向善、稳定安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并吸引更多的人才汇聚农村,打造乡村“新面貌”。三是要把产业振兴与硬件、软件形成同频共振,为民增收、助村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城乡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推进农村硬件和软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发展产业、为民增收,确保乡村人的生计和福利得到改善,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具体要抓实产业帮扶政策,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融合产业、农民组织起来的产业,不断通过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乡村多元化经济,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有利于村集体自身发展能力提升和利益最大留村的资产经营和管理机制,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三、充分认识“千万工程”经验的标杆意义,掌握乡村振兴新方法。“千万工程”经验的灵魂和精髓在于蕴含其中的理念方法,深刻明确了群众工作应该“怎么干”的问题。(一)人民至上,久久为功。我们要深究“千万工程”背后的战略定力,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的科学方法,聚焦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小切口,发动农民、依靠群众的内在动力,将其中蕴含的理念方法转化为符合实际的具体行动,真正把“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转化为推进粮食安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的实现路径。(二)培育产业,推动发展。突出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精准培育乡村产业,抓好乡村建设,做强乡村治理,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进一步明确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该抓什么、怎么抓,不断提高工作实绩实效。


四、紧紧锚定“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汇聚改革创新源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总书记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以“项目提升年”为牵引,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聚焦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核心目标,在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生态保护、组织振兴等领域精准施策。一是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督导调度工作,紧盯反馈的突出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认真抓好问题整改落实,确保反馈问题清零见底。二是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重要任务,指导开展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上迈出新步伐。三是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发挥好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工作职责,通过每月召开联席会、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及时组织工作力量下沉一线督导等,同基层一道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四是通过重大项目引领,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弓山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