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摒弃“舶来”思想 增强“人才自信”
时间 :   2025-08-29 18:0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宗民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殷切嘱托。当前,部分地区人才战略以招才引才为主,自主培育为辅,存在“人岗不适”、流动性大等问题。要摒弃“舶来”思想,增强“人才自信”,加强自主培育,既要招得来“女婿”,更要留得住“儿子”,“输血”与“造血”并重,“女婿”与“儿子”同心。


提升育才能力,增强人才“翱翔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光靠招引是不能产生内生动力的,要培养可靠的、亟需的本地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助力。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理念,加强对产业领军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紧缺专业人才等各类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加快培育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性人才队伍。增强育才的规划性,“因才施教”制定培训计划,“因才而异”制定培训内容,推动人才培养制度化常态化,增强人才“密度”,提升人才质量。要加大制度、资金支持,让科技人才专注科研、聚焦主业,持续调动人才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要增强育才的全面性,多形式“疏浚引渠”激活人才发展“源头活水”。


搭建用才平台,释放人才“引擎力”。树木成材离不开肥沃的土壤,人才的成长同样需要“土肥”。用好人才,关键是搭好人才发展平台,让人才能够“自由翱翔”“鹰击长空”。要坚持人才以“用”为本,构筑人才与人才、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为人才搭建“施展拳脚”的平台,将人才使用与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相结合,让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共同进步。要坚持人尽其才,根据人才特点,把他们放在适合的岗位,注重在关键岗位、重大任务中锻炼、成长。要充分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科学设置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竞争激励等,激发人才发展活力和潜能,让人才“争奇斗艳”,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充分发挥创新创造的巨大能量。


提高留才温度,优化人才“服务链”。做好人才工作,既要“培育好”“使用好”,更要“留得住”。留住人才,增强人才归属感是关键。留住人才不仅需要制度和资金保障,更重要的是打好“感情牌”,用真情留住人才。要做好人才保障工作,在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便利,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事业。要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容错纠错机制,正确对待失败、包容创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旗帜鲜明支持人才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要扫除阻碍人才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为人才松绑,不以学历、职称为硬杠杠,根据职业类型、岗位特点对人才精准使用、精准评价,形成“英雄不问出处”“岗位相适便是才”的选才机制,营造宽松宽容、优质高效的创新发展环境。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之计,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在加强招才引智的同时,强化自主培育力度,既让“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更要让“本地的和尚经念好”,构建起人才互动共赢的生动局面。(阳谷县委组织部党联办:李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