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风箴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家风正,则社风淳,好的家风可以引领人向上向善,推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维护社会和谐安定。
涵养良好家风,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中华传统家规家训,无不承载着长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党员干部要带头将传统家庭美德铭记于心、融入血脉,以此管理自己、约束家人,培育忠厚传家久、清廉继世长的良好家风。
涵养良好家风,要继承老革命家的红色基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堪称严家教、正家风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曾立下“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同志制定了“十条家规”。回溯党史,许多党员干部躬身垂范,留下了为人称颂的家风佳话:焦裕禄教育孩子不能“看白戏”,谷文昌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杨善洲不让家人搭“顺风车”……在不断赶考的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以红色家风为“传家宝”,熔铸成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见贤思齐,要从前辈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坚守信仰、对党忠诚,谨慎用权、不搞特权的优良传统融入家风之中,让红色家风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涵养良好家风,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要把修身与齐家结合起来,保持“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警醒,常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善念,把家庭作为道德品行教育的第一场所,引导家人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廉洁从政、勤俭齐家,持续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好的家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家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我们必能葆有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意气风发创造美好未来。(禹城市委组织部:李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