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年轻干部 在学习教育中要知行合一
时间 :   2025-08-29 17:2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毛奇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对年轻干部的关心呵护,更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根基稳固、薪火相传的关键。年轻干部要以此为契机,守住内心、保持初心,努力修好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学”,把党的初心使命、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知敬畏、守规矩、肯奋斗的青年先锋。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把牢“政治忠诚”这个为政之魂。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年轻干部思维活跃、敢想敢干,充满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但同时也要看到,处于事业起步期的年轻干部,缺乏党性锻炼,理论武装相对不足,在利益的诱惑下容易迷失方向,将公权力异化为敛财工具,最终突破纪律和法律的底线。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一方面,要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常学常新、细照笃行、知行合一,从一开始就筑牢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和作风根基;另一方面,要主动在党内政治生活这座“熔炉”中熔炼自我、在党章党规要求中修正自我,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请示报告等制度,不断培养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练就过硬素质本领,把牢“为民造福”这个成事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人民为父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绿了荒山,白了头发”的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全身心带领干部群众治理风沙的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他们都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毕生追求。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一方面,要以焦裕禄等同志为榜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奋斗的价值目标,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实功,少做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胸和格局,不急不躁,脚踏实地,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另一方面,要将为民造福当作最大政绩,涵养“一心为民”的质朴情怀,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在干中学、学中干,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摸清楚,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努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决严守纪律规矩、把牢“清正廉洁”这个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干部:“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从近期通报的违法违纪案例中可以看出,有的年轻干部面对“围猎”缺乏警惕,在糖衣炮弹的攻势下阵地失守;有的过于追求物质享受,正常收入不够便大搞权力寻租;有的生活情趣低俗,沾染不良嗜好,入不敷出只能铤而走险。作为“关键少数”的后备力量,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更需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环境中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筑牢风清气正的履职堤坝。一方面,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确保能管住手、用好权,警惕“小意思”、约束“小爱好”,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另一方面,要时刻保持一种谦逊的学习态度,努力做到坚信笃行、好学能文,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浩然之气,脱离低级趣味的诱惑,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委组织部: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