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青年党员是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近年来,一大批青年党员投身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等领域,他们的足迹遍布田间地头、城乡社区,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生动实践,更是党在基层的强大力量源泉。
回溯党的百年奋斗史,青年党员始终是革命和建设的先锋力量。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延安的窑洞灯光,再到改革开放的弄潮儿,青年一代总能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今天,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青年党员更应主动下沉基层,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扎根基层,正是青年党员锤炼党性、砥砺品格的必经之路。它不仅是组织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为什么青年党员要扎根基层?首先,这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脱离群众,党员就会失去根基;远离一线,工作就会流于形式。许多青年党员大学毕业后,选择放弃城市的高薪岗位,奔赴偏远乡村或社区。例如,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山区小镇,一名90后党员小张放弃了市区安逸的条件,来到村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利用所学知识及人才资源,帮助村民解决了养殖、看病等多领域的问题。小张说:“基层是我的大学校,这里让我真正懂得了为民服务的真谛。”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它证明了基层是青年党员成长的沃土,能让他们在泥土芬芳中感悟为民情怀,在群众期待中砥砺责任担当。
其次,扎根基层是提升能力的“磨刀石”。青年党员往往理论功底扎实,但实践经验不足。基层工作琐碎而复杂,涉及政策落实、矛盾调解、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真功夫。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有超过百万名青年党员参与“三下沉”行动,他们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中冲锋在前,涌现出无数“青年突击队”,这正是基层历练的生动写照。
再者,扎根基层是实现价值的“价值场”。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一些青年人追求“躺平”或“内卷”,但青年党员应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基层虽苦,但苦中作乐、乐在其中。青年党员的到来,往往带来新风貌、新活力。他们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工具,助力乡村电商、数字乡村建设。例如,在贵州的某村,一群“90后”党员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当地土豆销往全国,村民人均收入增加15%。这种价值实现,不仅让青年党员找到人生定位,还带动了基层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青年党员在服务中收获成就感,在奉献中实现自我。
当然,扎根基层并非一帆风顺。青年党员会遇到生活条件艰苦、群众工作难做、职业发展受限等挑战。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关键在于坚定理想信念和加强组织保障。党应完善激励机制,如建立青年党员基层轮岗制度,提供培训和晋升通道。同时,青年党员自身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吃苦耐劳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是青年党员的宝贵财富。它告诉我们,基层是“大学问”,青年党员要在这里“接地气”“增底气”“扬正气”。
展望未来,青年党员扎根基层的步伐将更加坚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共同富裕目标的推进,基层舞台将更加广阔。让我们以青年党员为代表,汇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青年党员们,行动起来吧!用脚步丈量基层,用汗水浇灌梦想,在这片热土上绽放光彩!(剑河县磻溪镇人民政府:袁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