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从“他乡人”到“自家人”
时间 :   2025-09-25 15:1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蒋兴福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群众的“最先一公里”。角色的转变,不仅关乎个人工作成效,更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温度与治理效能的高低。从他乡人到自家人,是情感的融入、责任的扎根,是基层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


沉下身子接“地气”。基层干部不能只听报告写报告,要以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回应诉求、靠实干破解难题,在言行举止与履职实践中实现与群众的“同频共振”,要主动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参与村民议事、帮办民生小事,在家长里短中拉近距离,褪去“外来者”的疏离感。


放下架子学“土气”。基层干部是政策的“翻译官”和执行者,我们不能只讲“官话”,只发通知,要学方言、懂民俗、晓人情,熟悉当地的历史脉络与发展痛点,用村民熟悉的“家乡话”解读乡村振兴补贴政策,避免“一问三不知”或“照本宣科”,远离“走马观花”。放下办公室的“座椅”,走进村口的“晒谷场”、农户的“灶台边”,面对面倾听群众疑难、邻里纠纷等诉求,让群众敢开口、愿交底,做群众的“身边人”。


扑下心思解“民气”。聚焦农村农业、乡村治理、教育、医疗、产业等群众关切,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标准,拒绝“形象工程”与“形式主义”。聚焦“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把政策红利转化为看得见的变化,用实打实的成效赢得信任,真正成为群众认可的“自家人”。(贵州省榕江县三江水族乡人民政府:蒋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