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烽火岁月中淬炼出的宝贵精神财富。八十余载岁月变迁,这份精神依旧闪耀着动人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追求美好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在今天,读懂并传承这份精神,对于凝聚人心、克服发展难题、实现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淬炼“一寸丹心图报国的”政治品格,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民族危亡之际,无数英雄儿女用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周旋至最后一刻,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赵一曼烈士面对酷刑坚贞不屈,“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铮铮誓言震撼人心。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家园的屏障,这份赤诚与担当值得永远铭记。新时代的每一个奋斗者,都应将这份家国情怀融入日常,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履职、担当作为,把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园的责任,转化为踏实干事的动力。
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彰显攻坚克难的英雄气概。“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抗战时期,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中华儿女展现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左权将军在敌后战场运筹帷幄,直至壮烈殉国;张自忠将军浴血奋战,用生命践行了“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的誓言。这种直面困难、绝不妥协的精神,是我们跨越挑战的力量源泉。如今,在推进改革发展、乡村建设、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我们要学习先辈们的斗争精神,敢于直面挑战,主动到一线去解决问题,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韧劲,攻克前进路上的一个个难关。
凝聚“万众一心加油干”的团结力量,汇聚同心奋斗的磅礴伟力。“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汇聚起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海外华侨陈嘉庚倾囊相助,组织3200多名侨胞归国参战;沂蒙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治伤员,涌现出“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感人场面。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至今仍有强大的感召力。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人携手同行,无论是基层工作中与群众紧密配合,还是跨领域协作中主动补位,我们都要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识,凝聚共识、汇聚合力,画出推动发展的最大“同心圆”。
永葆“艰苦奋斗再出发”的创业精神,展现实干担当的务实作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面对敌人的封锁包围,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成为克服困难、开创新局的强大动力。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重要支撑。今天,我们依然需要传承这份优良传统,在工作中保持务实作风,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无论是推进项目建设,还是服务群众生活,都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的成绩。
伟大抗战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是我们前行的精神动力。作为基层工作者,更要以这份精神为指引,在乡村振兴中主动担当,在服务中贴心为民,在团结协作中凝聚力量,让基层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坚实基础,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惠水县王佑镇人民政府:罗蓉蓉、褚德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