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基层天地阔,青春舞台广
时间 :   2025-09-24 17:4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田文秀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回信中提到“广大特岗教师积极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扎根三尺讲台,潜心耕耘”“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新贡献”,不仅是对扎根基层教育工作者们的深情勉励,更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普遍号召与殷切期望。信中的谆谆教诲,深刻揭示了青年成长成才的一条关键路径:基层,是青年人施展抱负的广阔天地,也是淬炼本领、砥砺品格的火热熔炉。


基层实践为“试金石”,施展抱负于“大舞台”。“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末端,也是社会实践的最前沿,蕴含着最鲜活的现实课题与最真切的人民需求。对有志青年而言,基层绝非“大材小用”的埋没之地,恰恰是“学有所用”的最佳试验场。乡村振兴需要青年用专业知识绘就蓝图,社区治理呼唤青年以创新思路精细服务,田间地头渴求青年推广技术破解难题,产业园区期待青年凭借智慧点燃创业火花。在这里,青年能跳出“纸上谈兵”,直面真问题、攻克真挑战,让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让创新想法落地生根,真正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需要的同频共振。


艰难困苦作“磨刀石”,淬炼青春于“大熔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基层工作条件相对艰苦、情况复杂多样,这种“接地气”的环境,正是磨炼心性、锻造能力的关键场域。在这里,青年直面矛盾纠纷调解、民生福祉保障、具体项目推进等实际挑战,在一次次“摸爬滚打”中,既能切身体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学会俯下身子与群众沟通,掌握化解难题的协调艺术;又能在应对突发状况时,不断提升应急处突的“硬核”本领。这种成长,绝非象牙塔里的理论学习所能替代。它让青年褪去青涩书生气,沾染上实干泥土香,从遇事无措的“初生牛犊”,逐步成长为心性坚韧、能扛重责、可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材。


在“舞台”与“熔炉”中,书写无悔的青春答卷。基层这所“大学校”,是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关键桥梁。作为“舞台”,它让青年将知识才干服务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国家最需要的广阔天地,使个人奋斗与国家脉搏同频共振。作为“熔炉”,它通过破解现实难题磨炼青年的心志与能力,使其褪去书生气、练就铁肩膀。正是在这种“施展”与“淬炼”的辩证统一中,青年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更深刻地理解了国情民情,将“小我”融入“大我”,从而书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青春答卷。


总书记的回信,饱含温暖关怀,更吹响奋进号角。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阔的基层天地,正是我们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实现梦想的青春舞台。让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期待,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到基层一线去经风雨、长才干,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挥洒汗水、贡献智慧,将青春的论文写在广袤的大地上。(贵州省从江县东朗镇人民政府:田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