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的岗位上扎根近三年,我日日穿行于社区楼宇之间,将党的组织根系深深扎入街巷阡陌。回望2018年在威海市委组织部全程参与部史部风展馆建设的经历,让我有幸亲手触摸组织工作发展脉络,更让“对党忠诚、公道正派、严谨细致、担当奉献”这十六字组工精神早已化为流淌在我血脉中的信仰力量与行动自觉。它指引着我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实践中,始终以组工干部的初心与使命为灯塔,照亮前行的每一步。
一、忠诚如磐,熔铸政治灵魂的根基
在威海部史部风馆筹备中,那些泛黄却字字千钧的早期组织工作文件、建市后各领域组工干部用实干担当赢得的各项成绩与荣誉,以无声的笔触带给我前所未有的震撼。那些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荣光,犹如一声声号角,要求我们组工干部绝不能仅做理论的被动接受者,更要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传播者和决策部署的忠实执行者。特别是街道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我深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要在这里落地生根。在理论学习上,我们不满足于照本宣科,而是将“共同富裕”“基层治理现代化”等理论课堂搬到了群众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小凉亭”现场,让理论可触可感;在攻坚克难中,面对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纠纷等棘手问题中,我们坚决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探索组建以楼栋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为核心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牢牢守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区的和谐稳定。我时刻警醒:忠诚是组工干部的灵魂所系、生命所依。它体现在每一次规范组织生活的严谨态度中,体现在面对错误思潮时敢于发声亮剑的坚定立场上,更体现在确保党的组织体系在“神经末梢”依然坚强有力的不懈追求中。唯有如此才能在基层纷繁复杂的任务中,始终将党的旗帜高高擎起。
二、公正如秤,校准选贤任能的准星
展馆打造中一位老前辈的工作笔记令我肃然起敬,上面工整地写着:“在日常工作上,要主动积极,争创第一;在言论举止上,要严格要求,检点自己;在同志团结上,要求同存异,维护整体;在利益得失上,要发扬风格,不攀不比;在是非原则上,要秉公办事,不偏不倚。”这寥寥数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如金石般掷地有声,是对组工干部“公道正派”这一生命线最深刻、最本真的诠释。它穿越时空,成为我们后辈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在街道工作中,我时刻感受着“端平一碗水”的千钧分量。在换届选举、党员发展、评优树模等工作中,公道正派更是组工干部立身行事的基石。我们建立完善了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后备干部库,实行量化积分管理,确保“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成为常态。这份公心,要求我们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和外界干扰,唯才是举、唯贤是用,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者在基层广阔天地中脱颖而出、大展身手。
三、细致如绣,淬炼精益求精的匠心
参与威海部史展馆布展大纲制定与实物资料甄别的过程,是我对“严谨细致”精神最刻骨铭心的领悟。为核实一份文件的时间线索,前辈们不辞辛劳查阅数卷档案;解说词更是字斟句酌,力求史实精准、表达凝练。这种近乎苛刻、追求极致的细致,已非工作习惯,而是融入血脉的职业本能,成为我审视一切工作的无形标尺。回到街道这片热土,“严谨细致”更是组工干部须臾不可离身的职业烙印,它关乎组织工作的公信力与生命力,体现在每一个不容有失的环节: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看似简单,却关乎党员政治生命,我们建立定期互学评议党务工作者培训制度,指导组工干部在比学赶超中提升业务本领;党员档案管理更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推行“一人一档、一档一码”规范化管理,如同绣花般精心维护着党员的“政治身份证”;在年度党内统计工作中,面对辖区内三千名党员的海量信息,我们摒弃“差不多”心态,建立“社区初审—街道专干复核—工作专班抽检”三级校验机制,让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这份“于细微处见真章、在方寸间显功力”的严谨细致,绝非繁文缛节,而是组工干部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外化,是筑牢组织工作“坚不可摧的质量堤坝”的钢筋水泥。它要求我们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敬畏、明察秋毫的眼力、精益求精的追求,让经手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份材料、每一个数据,都成为经得起检验的精品,让威海组工“严谨细致”的金字招牌,在新时代的基层实践中熠熠生辉。
四、奉献如烛,点亮初心使命的航灯
记忆犹新的是,在初次讲解那盏象征“组织部的灯”时,许多老同志眼中闪烁的晶莹光芒让我瞬间读懂了“担当奉献”的真谛——它早已融入组工血脉,代代相传。在街道这个直面群众的最前沿,这份精神更为具象而滚烫。担当奉献是组工干部的价值底色,它体现在急难险重任务前的挺身而出——疫情最吃紧时,我们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连夜完成数千户居民信息排查,组织党员24小时值守关键卡口,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它体现在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为制定一个能真正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红色物业”党建项目方案,我们扎进社区开了十几次“板凳会”,根据群众建议挂牌的“红色管家”24小时响应居民急难愁盼,试点小区物业费收缴率跃升至90%。它体现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服务中——为解决辖区新就业群体及流动党员休息、学习问题,我们倾力打造“经邻驿站”2.0版,除了常规的读书角,广泛链接资源开设“订单式”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子女托管、紧急就医等实际困难上百件......我深知,基层的丰碑,不在聚光灯下,而在万千百姓的口碑之中。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组工干部甘做服务党员群众的“孺子牛”,躬身耕耘,不计回报; 愿为支撑事业发展的“铺路石”,默默承载,无问西东。
百年部史,厚重如山,承载着无数组工先辈的赤胆忠诚与智慧心血;优良部风,璀璨如炬,照亮了新时代组工干部前行的方向。从威海部史部风馆中汲取的丰厚滋养,已深深融入我在街道工作的点滴实践,化为组织党员、凝聚群众、服务发展的坚实力量。
面向未来,我将继续以忠诚为魂,在基层纷繁中淬炼政治本色;以公道立身,在选贤任能中涵养浩然正气;以严谨固本,在精益求精中锻造过硬本领;以奉献为荣,在服务群众中升华人生价值。我坚信,只要将这份历久弥新的组工精神深植于基层沃土,必能让那抹最鲜亮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推进强国复兴伟业贡献一名基层组工人的全部赤诚与力量!(威海经开区皇冠街道党工委组织: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