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以制度保障为基层松绑减负
时间 :   2025-10-09 18:2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张晨旭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形式主义犹如毒瘤,其危害渗透至各个层面,从决策执行的偏差,到资源的无端浪费,再到干群关系的疏离,桩桩件件都不容忽视。《若干规定》的出台,直击形式主义要害,是对这一顽疾的有力宣战。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从根源上铲除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绝非一蹴而就之事,在落实这些规定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防范新的形式主义滋生,已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与新挑战。


秉持系统观念,强化源头治理。形式主义问题往往“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若干规定》针对形式主义的老问题与新情况,在巩固现行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新招实招。例如,在文件管理方面,明确规定严格控制发文数量与篇幅,实行发文计划管理、总量管控和立项制度,坚决杜绝临时性、配套类、分工类发文的随意性;在会议组织上,严格执行会议计划管理,明确会议主题、范围和时长,大力压缩会议规模,减少陪会现象,避免无关人员参会,同时建立会议效果评估机制,对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各地应紧密结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若干规定》的学习宣传活动,真抓实干,推动《若干规定》落地见效,坚决向形式主义“开刀”,切实为基层减负。


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各自为政,“各吹各的号、各要各的账”,致使督查检查考核总量过多、频次过高。这种混乱的局面不仅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也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推进。因此,加强统筹协调迫在眉睫。要严格按照“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内容指标,改进督查检查考核的方式方法。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督查检查进行“瘦身”,为考核“消肿”。比如,构建数字化督查检查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与分析,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避免基层干部反复填表报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干扰,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以此避免过度施压、层层加码的现象,让基层干部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基层治理、推动发展以及服务群众的实际工作中。


落实监督检查,注重反思纠正。要将《若干规定》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到各条线、各领域、各环节,就必须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足功夫。要强化法规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注重从信访举报、舆论平台、日常监督、审查调查、派驻监督等多方面发现问题线索。对各单位基层减负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并适时开展“回头看”工作。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及时予以公开通报,形成有力震慑。通过实实在在的减负成效,充分激发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新征程上能够冲锋在前、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切实感受减负带来的红利,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利津县刁口乡渔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张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