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抓牢人才 “活因子” 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引擎”
时间 :   2025-09-18 21:1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赵洪顺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高质量发展,人才为先。”当前,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澎湃涌动,同时也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唯有以辩证思维抓牢人才这一“关键变量”,点燃强劲“人才引擎”,才能推动人才这一活跃因子,转化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磅礴动能。


以联系观谋布局,锚定育才“发力点”,筑牢优秀人才集聚基石。“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培育绝非孤立之举,需立足系统思维,聚焦主要矛盾与核心环节,敢于突破、勇于革新,以“自主培养+精准引进”双轮驱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一方面,要发挥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紧盯前沿性领域,围绕战略性产业、先导性赛道,动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着力培育既懂技术又通产业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产学研深度协同,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联合打造实践基地、现代产业学院等高能级平台,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育人生态。更要以企业需求为根本导向,推行“人才+项目”“人才+课题”等定制化培养模式,在培训课题设计、内容供给、形式创新上打造“专属套餐”,实现“精准滴灌”,为人才成长持续“赋能充电”。


以发展观破难题,找准用才“立足点”,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广阔舞台。“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用好人才是激活动能的关键,需以发展眼光搭建平台、完善机制,让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才。要建强科技创新载体,为人才搭“桥”造“船”——链接高校院所创新资源,积极打造科技园、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全链条创业平台,将其建设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筑梦高地”。要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揭榜挂帅”“赛马攻坚”等机制,鼓励人才勇闯科研“无人区”:研究新问题、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攻坚“补短板”、突破“填空白”、打破“卡脖子”垄断,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同时,要破解人才评价“痛点”,建立分类科学、导向清晰的人才评价体系,打破人才效能转化的制度壁垒;更要厚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土壤,尊重科研工作周期长、探索性强的规律,健全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多一份理解信任、少一份求全责备,切实保护科技工作者的创业热情,让符合产业升级方向、具备发展优势的技术与产品加速涌现。


以实践观优服务,把握留才“方向点”,打造有温度的人才发展生态。“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部分地区曾出现“人才没来当宝、来了不用当草”的困境,究其根本,在于人才生态建设的缺失。推动人才扎根创业,必须打造更优质、更活跃、更有温度的人才发展生态。要做细精准服务,健全人才服务专员制度,通过“定向结对”“一企一策” 等方式,用心解决人才住房保障、医疗健康、金融支持、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及时扫清创新创业路上的“绊脚石”,让人才在投身产业科技创新中贡献智慧、成就事业、收获幸福。要完善分配激励,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更大受益权,充分激活劳动化更大受益权,充分激活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活力,让人才的知识价值、技术价值、市场价值得到充分彰显。更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关心人才”的浓厚氛围,以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让人才进得“顺心”、干得“舒心”、留得“安心”,真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核支撑”。(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委组织部:赵洪顺、姬国庆、苏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