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当前,作风建设仍处于爬坡过坎、持续深化的关键阶段,必须以“一以贯之”的战略定力,持续强化思想淬炼、扎紧制度篱笆、锋利监督刃剑,才能让清风正气更加充盈、实干担当更加昂扬。
一以贯之强化思想淬炼,让理论武装永不松懈。学习教育重在“过硬”,而不是“过关”,必须“抓到底”,不能“一阵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首在解决思想根源问题。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存在“闯关”心态、“侥幸”心理,认为“严一阵松一阵”“换汤不换药”,甚至以“隐身变异”方式规避监督。思想上的温差、偏差,必然导致行动上的落差、误差。因此,必须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纪律规矩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绝非五年十年之策,而是永远在路上的重要保障。要深入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抵制“小节无害”论、“特殊例外”论,从思想深处铲除“四风”滋生土壤,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一以贯之扎紧制度篱笆,让规矩约束无处不在。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从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大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到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都彰显出以制度建设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的决心。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做好学习教育与推进作风建设的有效衔接,紧盯“四风”老问题和新表现,精准识别“不吃公款吃老板”“变相公款旅游”“电子红包”“快递送礼”等隐形变异问题,做到露头就打、常抓长治。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纠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加重基层负担的问题,推动各级干部真正走出机关、走进群众、抓实工作。
一以贯之锋利监督刃剑,让正风肃纪形成常态。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必须让监督利剑高悬、震慑常在。要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风险,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健全制度约束机制,进一步细化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刚性约束力。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实干实绩导向,把作风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体系,推动干部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要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对作风过硬、表现突出的干部大胆使用,对顶风违纪、屡教不改的严肃处理。党员干部要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抵制歪风邪气,带头弘扬新风正气,以自身过硬作风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树新风,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委组织部: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