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鲁亮侪的故事宛如一座闪耀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对正义与担当的追寻之路。鲁公奉田文镜之命去摘取中牟县李县令的官印并代理县令,当他乔装深入民间,听到百姓对李县令的称赞与不舍,了解到李县令是被诬告,他没有机械地执行命令,而是选择站在正义与百姓的立场,为李县令奔走鸣冤 。这种不唯上、只唯实,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的行为,在封建官场中难能可贵,即使穿越时空,依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反观当下,“官本位”思想如隐匿的暗流,仍在一些角落涌动,侵蚀着政治生态的健康肌体。跑官要官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人将官职视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甚至不惜采取行贿等违法手段,只为在仕途上“更进一步”。他们眼中,官位意味着特权、财富与地位,而非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与使命。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平公正原则,让真正有能力、有担当、想干事的人寒心,也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百姓心中蒙尘。
吏治的腐败,堪称最大的腐败。因为它是一切腐败的源头,是官场的“毒瘤”。一个地方若被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笼罩,必然导致庸者上位、能者靠边,政策无法有效落实,经济发展受阻,百姓利益受损。官员选拔关乎社会公平正义与国家发展根基,若官员的任命不是基于德才兼备、政绩突出,而是靠不正当手段,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将被扭曲,人们不再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转而寻求旁门左道,社会发展将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我们迫切需要更多当代鲁亮侪的出现,让他们秉持公正、担当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抵制“官本位”思想,重塑官场清风正气。当代鲁亮侪,应是那些坚守初心使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党员干部。他们明白,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是满足个人私欲。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他们坚持原则,任人唯贤,让真正有能力、有品德、有作为的人脱颖而出;面对跑官要官者,他们坚决说“不”,不被人情、利益所左右,维护干部任用的纯洁性。
为了让更多当代鲁亮侪涌现,我们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强化监督问责,对跑官要官、吏治腐败等行为露头就打,形成强大威慑力;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彻底摒弃“官本位”思想。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以鲁亮侪为榜样,荡涤“官本位”阴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吏治清明成为社会发展的坚实保障,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行。(中共李沧区委组织部:姜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