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干部“网红化”成为流行,不管是在稻田里尬舞、骑马背上扬鞭,还是去老乡家蹭饭,领导干部通过博眼球的方式“出圈”,确实为当地发展引了“流”,增加了知名度。但是,如果盲目跟风模仿,过度追求流量效应,就会使干部走红变了“味”而弄巧成拙、本末倒置。
盲目跟风导致负担增加,甚至沦为形式主义。干部出圈走红本应是被动、意外之举:有个性的干部发挥自己特长,拍摄趣味视频,在社交媒体分享工作日常,往往因为颠覆政府官员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刻板形象,被网友群众喜闻乐见,广泛传播,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一些地方盲目跟风,主动提要求下指标,造成“花式内卷”,有的干部个人潜质并不适合“抛头露面”,为完成任务只能不切实际的模仿,挖空心思“整活”,把精力用在了如何追求流量上,荒掉了本该做好的基本工作。
领导干部应保持清醒头脑,练就过硬本领,靠工作实绩出彩,实事求是“出圈”,另一方面也需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建立约束机制,避免干部追求“流量政绩”和潜在的“高级红”、“低级黑”风险。当网络热度褪去,留下的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这才是各级领导干部最亮眼的“底色”。(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 :于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