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松柏,扎根于贫瘠岩缝,屹立于绝壁之巅,经风霜而愈显苍翠,历寒暑而更见精神。新时代组工干部当以松柏为师,汲取“松柏之力”,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不移其志、不改其心、不毁其节,厚植“为民情怀”,让组织工作真正成为托举民族复兴的坚实基座。
如松之根,永葆“不以时迁者,松柏也”的政治忠诚。黄山之巅的迎客松,根系如龙爪般紧扣岩壁,即使生长在贫瘠的峭壁缝隙,也能通过分泌有机酸分解岩石获取养分。这种“岩缝求生”的本领,恰似组工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回溯党史,这种忠诚绝不是抽象概念,从井冈山斗争时期在茅坪的土屋里建立党员档案到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选拔“领头雁”,一代代组工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的深刻内涵。反观那些政治意识淡薄的“墙头草式”干部,终将在时代考验中现形。正如古语所言:“人之忠也,如鱼之有渊”,这正是组工干部的政治生命线。犹记初入组织部时的忐忑,当亲身感受“组织部门槛高、门规严、门风正”的特质时,才明白“贴上组工标签容易,但真正达到组工标准却很难”的深层意义。新时代组工干部将根深扎群众沃土中,以“组织部门的灯”为伴,用“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常补精神之钙、培思想之源、固信仰之根,让政治本色如黄山松般历久弥坚。
如松之干,锤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担当品格。寒风暴雪中,松柏枝干虽弯曲却从未折断,始终保持着挺拔向上的姿态。这种傲霜斗雪的生命奇迹,恰似组工干部的担当风骨。廖俊波同志“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的誓言,短短数字道出这份担当的真谛。要深知组织工作从来不是“和风细雨”,而是充满挑战的“攻坚战”,打破“论资排辈”的惯性思维、突破人才引进“条条框框”的制度束缚、防止党建“虚化弱化”的形式主义,这些难题如同压在松枝上的积雪,考验着每一位组工干部的担当与智慧。新时代组工干部当以“青松挺立”的姿态,用“白加黑”“五加二”的坚守、“组织工作无小事”的较真诠释担当。既要像黄山迎客松般在风霜中愈显风姿,又要如钉钉子般在攻坚克难中彰显作为。真正的担当价值,既在案头灯下的孜孜不倦,更在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多俯身看“麦子”察实情,多伸手揭“锅盖”问民生,多促膝拉“家常”解民忧,方能用“徙木立信”的真诚筑牢民心根基。
如松之叶,恪守“要留清气满乾坤”的清廉本色。松柏之所以能四季常青,正因其针叶表面覆盖着抵御病虫害的天然蜡质屏障。这种“自带防腐”的特性,恰是组工干部应有的廉洁品格。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组工干部权力大、责任重,更需保持“君子之交淡若水”的清醒。要认识到,组织部门不是“保险箱”,组工干部也没有“天然的免疫力”,近年来在“阿谀奉承”中失守,在“围猎”中溃败的反面典型格外值得警惕。新时代组工干部面对诱惑时要敢于拉下面子坚决说“不”,划清公私“分界线”,既要常思贪欲之害,更要多怀律己之心。当以“看山三重境”的修为沉淀自我,力戒急功近利的“速成”心态,坚持日日“照镜”自省,方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真正做到讲正气而无霸气、凭志气而不靠运气、才能使清廉之风如松柏经冬不凋,永不褪色。(临沂市费县县委组织部:陈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