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既是一场科技实力的突围战,也是考验组织效能的攻坚战。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创新生态的“培育者”、人才矩阵的“架构师”、党建引领的“指路灯”,让创新要素充分涌流、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为打造世界级科创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筑巢引凤聚英才,激活创新“源动力”。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引才如引活水,要锚定“市场水位”,制定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让人才价值在薪资条上“看得见摸得着”,更要用股权激励、成果转化分红等“金钥匙”推动“劳有所得”向“创有所享”升级。同时,要关注人才的职业发展需求,为他们搭建广阔的事业平台,架设职级跃升“云梯”,通过“导师认领+定向培养”双轨制模式,让青年才俊敢于在重大项目里挑大梁、担大任。更要注重提供舒适的工作条件和人性化的生活待遇,保证政策精准滴灌,服务温暖如春,着力打造“15分钟人才生活圈”和配有书吧、健身房的人才公寓,将户籍办理、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事项“打包上门”,以“管家式服务”浇灌归属感。最终以政策精准度、成长能见度、服务颗粒度,构建“近者悦、远者来”的强磁场生态。
架桥铺路育英才,锻造攻坚“先锋队”。事业成败,关键在人,要在“育”字上下功夫。要打造一支既懂科学技术、又善组织攻坚的“特种部队”,聚焦专业适配,在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建立“能力坐标图”,让“内行掌舵”成为新常态。设立“揭榜挂帅”机制,以攻坚任务为试金石,鼓励人才积极参与重要项目和挑战性任务,让真才实干者脱颖而出,在破解“卡脖子”难题中识别真金。设立“创新试错金”,允许“有价值的失败”,破除“只许成功”的焦虑枷锁,让人才敢闯“无人区”。同时,要在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上下苦功夫,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开展实践操作、组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能手大家的经验智慧与青年人才的锐气锋芒交织共鸣。推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形成“创新共同体”,让理论研究“最先一公里”与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无缝衔接,实现个人价值和组织目标的双赢。
擎旗铸魂引英才,点燃党建“强引擎”。党建强则动能足。创新工作务必要激活“红色引擎”,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突破的澎湃动能。要以思想引领锚定“坐标系”,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创新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走党的路线,用党的创新理论廓清迷雾,让科研攻关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各级组织部门织密“一张网”,在新型研发机构、科创企业嵌入“红色芯片”,通过院士讲党课、党员先锋故事会等形式,让“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信念融入创新血脉,实现“支部建在实验室、党旗插在攻关岗”。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科研突击队,让“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突破“无人区”的最强号角,组织党员科学家与青年科研人员“传帮结对”,既传技术更传精神,既授经验更育作风,让红色基因在创新实践中薪火相传。(烟台市海阳市委组织部:臧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