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集中教育活动要取得实效,必须找准靶子、点中穴位。”那么,何为这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穴位”?个人看来,唯有向“改”发力,以改促学、以改促干,才能让学习教育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些同志可能提出,党中央明确要“一体推进学查改”,为何本文重点强调“改”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必须勇于自我革命》中指出的那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崇高使命,必须‘以补过为心,以求过为急,以能改其过为善,以得闻其过为明’,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具体到这次学习教育来看,“学、查、改”的目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学”是为了知道为什么“改”,“查”是为了明白哪里要“改”。
“改”的本质是对初心的回溯与对使命的校准。党中央的部署绝非心血来潮、空穴来风,绝非为学而学、为开展集中教育而开展。今天距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出台已经13年,就好比房间里的灰尘,不经常去打扫,灰尘又会慢慢地积攒起来,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客观上隐隐有了隐形变异的抬头趋势。揆诸当下,有的党员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一旦遇到好事就“抢篮板”,遇到难事就“踢皮球”;有的入党时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工作生活上却是嘴上讲“重视”、行动上“忽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面对大党之“大”带来的问题之“独”、问题之“独”导致的解题之“难”,必须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树立刀刃向内的勇气,始终保持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清醒,真正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改”不是泛泛而谈,必须有的放矢,针对具体问题精准发力。整改若没有具体标靶,就会沦为“空对空”的作秀;“诊疗”作风问题若专挑“阑尾扁桃”这些无关痛痒的角落,却回避“心脏大脑”等关键器官,就失去了意义:如同蔡桓侯讳疾忌医,在“寡人无疾”的自欺欺人中贻误病情。学习教育已经近半,有的党员干部在自查自纠的过程中谈问题大而化之、讲整改笼而统之,看似面面俱到,实则隔靴搔痒。讳言短板只会让短板更短,躲避暗礁终将触礁沉船。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学习教育的问题整改,需要的正是这种“人皆见之”的坦荡与“人皆仰之”的担当。(泰安市委组织部研究室:谭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