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乡村干部虽身处基层,却肩扛乡村振兴的千钧重担。他们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践行者,是村民致富的“主心骨”,更是乡土变迁的“操盘手”,以脚步丈量田野,用实干点燃希望,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广袤土地上徐徐铺展。
在产业振兴的战场上,乡村干部是“探路者”。他们深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唯有产业兴旺,乡村才有持久活力。有的干部顶着烈日走遍村落,摸清本地土壤、气候禀赋,带领村干到与本村村情相同的地方开展考察,引进特色种植养殖项目,让闲置土地变身“聚宝盆”;有的化身“推销员”,带着村民的手工艺品跑展会、闯电商,把“土疙瘩里的宝贝”卖到全国各地。从培育村集体经济带头人,到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他们用一个个具体的行动,破解“增产不增收”的难题,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让乡村的产业旺起来。
在文化振兴的田野间,乡村干部是“传承者”。“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他们牵头修缮古民居、保护老戏台,让承载记忆的建筑重焕生机;组织开展民俗活动,让代代相传的习俗得以延续;搭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特别是在黔东南州剑河县,这里几乎都是苗族、侗族人口,要守护少数民族文化还需要乡村干部做好传承人与组织者,尊重当地民俗,与村干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样的节日活动,让少数民族文化在活动中得到传承,他们用接地气的方式,守护着乡村的文化根脉,让村民在精神文化生活中找到归属感,让乡村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味”。
在生态振兴的实践中,乡村干部是“守护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是乡村的宝贵财富。乡村干部带头整治人居环境,帮助群众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修建污水管网,让村庄“颜值”大幅提升;推行垃圾分类、发展绿色农业,引导村民养成环保习惯,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从守护一条清澈的小河,到打造一片翠绿的林地,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乡村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村民在宜居环境中享受生活,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乡村干部的使命也从未停歇。他们怀揣对乡土的热爱,带着对村民的责任,在田间地头书写着奋斗的故事,相信在无数乡村干部的努力下,更多乡村将实现产业兴、人才聚、文化活、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愿景,共同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贵州省剑河县磻溪镇人民政府:吴双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