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医保门诊报销设限,控盗刷岂能以牺牲民生为便?
时间 :   2025-11-12 17:0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苗凤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钱不够用了吗?”近期河南新乡网友反映的门诊医保报销限额问题,戳中了当地百姓的痛点。今年6月13日,新乡市医保局发布通知,明确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日支付限额50元,在职职工150元,退休职工200元,虽标注“其他待遇不变”,却在年终岁尾引发了广泛争议与担忧。(2025年11月12日数字财经智库)


医保门诊报销本是为了方便群众应对头疼脑热等小病、减轻日常就医负担,如今突然设限,难免让百姓困惑,道小病也非要住院才能安心报销?尤其对于选择中医治疗的患者,中药多按疗程配药,一次花费数百上千元是常态,50元的日报销限额形同虚设。普通职工和退休人员面对常见的慢病复诊、检查开药,150元、200元的限额也往往难以覆盖实际支出。这种“一刀切”的限额方式,无疑让门诊报销的民生保障功能大打折扣,本质上是对百姓合理就医权益的侵害。


据当地医保局解释,此举意在防范年终岁尾的医保突击消费与盗刷行为。但必须明确的是,少数人的违规行为,不能成为损害绝大多数守法群众利益的理由。广大农村居民更是这一政策的直接受害者,们就医习惯朴素,小病多依赖药店或村医(且多数无法报销),即便前往医院门诊,不少人也是在医护人员提示后才知晓报销政策,盗刷医保对他们而言更是遥远的概念。让全体百姓为个别违规者“买单”,既不公平,也寒了民心。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一政策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年年上涨的医保缴费标准本就让部分群众有顾虑,如今门诊报销被设限,难免让大家产生“交医保没用”的质疑,进而影响参保积极性。这不仅损害了医保制度的公信力,更会给基层政府后续的医保征缴工作增加阻力,形成恶性循环。医保资金的管理需要精细化,但精细化绝不是简单粗暴的“限额管控”,而是要精准打击违规行为,比如强化医保资金流向监管、完善盗刷举报机制、精准识别异常消费等,而非让合规就医的百姓“躺枪”。


当然,医保资金作为专款专用的民生保障金,确实需要守护好。少数人突击消费、盗刷医保的行为,会导致资金浪费、赤字增加,最终影响全体参保人的保障权益,理应受到严格监管和惩处。但守护资金安全与保障百姓就医需求并不矛盾,不能顾此失彼。


归根结底,医保政策的核心是“保民生”,管理的初衷是让资金更高效地服务于群众健康。新乡市医保局亟需正视群众诉求,重新评估门诊报销限额政策的合理性,用更科学、精准、人性化的方式替代“一刀切”的限额,在打击违规行为的同时,切实保障百姓的合理就医权益。而广大参保人也应珍惜医保资源,合规使用报销额度,共同守护这一民生保障底线。唯有政策制定兼顾“严管理”与“暖民生”,才能让医保制度真正赢得民心,发挥其应有的保障价值。(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