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教育部印发新规为教师减负 让教育回归本位
时间 :   2025-11-11 18:2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苗凤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深化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作出系统部署。通知要求,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制度,严禁强制要求师生参与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要求教师承担巡河护林、上街执勤、创城庆典、汇演展览等非教育教学任务。严禁以打卡留痕、填报总结等方式验收活动,不得将参与情况与考核评优挂钩。(2025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教育部印发《通知》,对深化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以制度护航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核心职责,赢得广泛关注与认同。


此次新规的出台,直指长期以来困扰中小学教师的职责边界模糊问题。现实中,不少教师除了承担备课、授课、育人等核心任务外,还被迫参与巡河护林、上街执勤、创城庆典、汇演展览等非教育教学工作,各类打卡留痕、填报总结等形式化验收要求,更让这些无关事务与考核评优挂钩,严重占用教师的工作与休息时间,加重了履职负担,也分散了教育教学的精力,让教师难以全身心投入主业。这些与教育本质脱节的额外任务,不仅侵害了教师的合法权益,也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教育领域亟待破解的痛点。


新规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制度,严禁强制师生参与无关活动、严禁教师承担非教育教学任务,同时取消形式化验收与挂钩考核的要求,为教师减负划出了清晰红线。这一举措精准回应了教师群体的迫切诉求,通过厘清职责边界、剥离无关负担,让教师能够从繁杂的非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备课教研、因材施教、关爱学生等核心工作中,切实保障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主导权,彰显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和对教师群体的关爱。


好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各级教育部门与政府相关单位需不折不扣执行新规要求,摒弃重形式、轻实效的工作思维,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一方面要严格落实白名单制度,对进校园的社会事务从严审核,从源头遏制无关任务摊派;另一方面要优化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让教学实绩、育人成效成为评优评先的核心标准。同时,需建立监督问责机制,对违规摊派非教学任务的行为严肃查处,确保减负措施落地见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此次教师减负新规的出台,是深化教育改革、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期待在政策的护航下,广大教师能够卸下额外包袱,潜心教书育人,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让教育真正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为社会培养更多栋梁之才,也让教师的职业价值与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彰显。(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