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清欠薪”,更要“清源头”“清民心”
时间 :   2025-11-07 17:2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春节前,在全国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这项行动瞄准农民工最关切的“辛苦钱”,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政治任务。清欠不仅要“清欠账”,更要“清源头”“清民心”。治理欠薪的战场,既是保障权益的前线,也是检验党组织战斗力和干部担当的考场。谁能啃硬骨头、谁能接热山芋,群众看得最清楚。


治理欠薪的首要前提,是把政治责任压紧压实。清欠不是行政业务,而是检验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书记工程”。要推动支部建到项目上、党旗插到一线去,让党建在治理中发力、在清欠中见效。哪里党组织强,欠薪治理就有底气。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行“清单化、台账化、销号化”管理,把欠薪风险排查、矛盾调处、信访化解纳入党建考核。以组织力带动治理力,让“组织强”成为“欠薪清”的底气。


治理欠薪是考作风的试金石。干部能否接诉即办、迎难而上,反映的是宗旨意识与执行能力。要把清欠一线当作识人识能的赛马场,在“连环清”“应急处置”中考担当、看作风。对敢啃硬骨头、化解难题的干部要褒奖提拔,对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的要约谈问责。要健全“红黄蓝”预警机制与“24小时响应”制度,让每个欠薪信号都能被快速发现、及时处置。干部的脚印要留在工地上,群众的信任才能落在心坎里。


清欠是政治考题,考的是真正的政绩观。要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劳动关系和谐度、群众满意度纳入班子绩效考核,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坚决破除“只看经济指标、不看民生温度”的偏差。治理欠薪不能靠一阵风式突击,而要靠制度长效、信用约束、法治兜底。要推动从“被动清欠”向“主动防欠”转变,用制度留住底线、用数据锁住漏洞、用考核倒逼落实。群众满意,就是最硬的政绩。


清欠,是一场账面清零的战役,更是一场政治信念的检验。对干部而言,这是能力的比拼场;对组织而言,这是公信的兑现书。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唯有挺身而出、敢做敢为,用“清零”的结果和“清源”的机制,让农民工的辛苦钱一分不少到账,让党和政府的承诺掷地有声。清欠见真情,清源显初心。这是政治担当最质朴的注脚。(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