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热点11月5日上午,河北一对新人的婚车车队遭遇拦路纠缠,拦车者竟狮子大开口,索要50条普通香烟或10条高档香烟作为"喜钱",否则拒不放行,双方僵持近一小时,让原本喜庆的婚礼添了堵(2025年11月5日大象新闻)。
婚俗中的"讨喜"本是图热闹、沾喜气的民俗,递几颗喜糖、说几句吉祥话,既能为新人增添喜庆氛围,也传递着邻里亲友的美好祝福,无可厚非。但河北此次发生的拦婚车事件,早已脱离民俗范畴,50条普通烟或10条高档烟的诉求,本质是借"讨喜"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不仅严重侵犯新人合法权益,更破坏了婚礼的喜庆氛围,堪称赤裸裸的违法行径,绝不能姑息纵容。
此类拦婚车强索财物的行为性质恶劣,却往往因新人的顾虑不了了之。或许是不愿与拦路者撕破脸,或许是担心耽误婚礼吉时,许多受害者选择忍气吞声,但这种妥协反而会助长歪风邪气。事实上,这种行为的危害远超单次事件本身,从社会影响来看,它扭曲了传统婚俗的本意,让良俗变恶俗,不仅拉低当地社会风气,更让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大打折扣;从行为本质来看,拦车索物绝非个人偶然行为,大概率存在团伙作案、多次作案的情况,若不及时打击,后续可能滋生更严重的违法犯罪,危害公共秩序。
婚闹恶俗的治理容不得拖延,更不能等受害者主动求助。全国各地都在推进文明婚俗建设,针对此类事件,当地政府及相关执法部门应主动介入调查,无需等待当事人报警,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规定,对拦车者依法依规处理,轻则约谈教育、责令改正,重则予以治安处罚,以儆效尤。同时,要以此为契机开展专项整治,明确界定婚俗与违法的边界,从源头遏制恶俗蔓延。
打造文明婚俗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新人及家属要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遇到此类违法行为果断报警,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广大群众要自觉抵制不良婚闹,不做恶俗的参与者、纵容者,主动传播文明婚礼理念。媒体要持续加强宣传引导,曝光恶俗案例、解读相关法律,让"婚俗讲文明、喜庆不越界"成为共识。
婚姻的美好在于真挚的情感与庄重的仪式,而非变味的纠缠与强制的索取。唯有执法部门主动作为、社会各界协同发力,才能根除婚俗中的恶俗乱象,让婚礼回归喜庆本质,让文明新风浸润每一场幸福盛典。(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