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横向交流重在实效
时间 :   2025-11-05 17:4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郑勇钢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强调“要纠治督查检查考核、调研考察、横向交流中的形式主义问题”。这一精准部署,犹如一场及时雨,直指当前基层工作中一个亟待纠正的痼疾,为让横向交流回归本源、焕发活力指明了清晰方向。


横向交流本是开阔视野、启迪思路、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渠道,初衷是为了打破地域与部门的壁垒,通过实地观摩、经验分享,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然而,当交流失去了精准的规划与有效的统筹,当“学习”沦为“走过场”,“考察”异化为“凑热闹”,交差应付了事,其积极意义便荡然无存。考察团扎堆调研、汇报材料千篇一律、成果转化微乎其微……横向交流一旦被形式主义侵蚀,便会陷入资源虚耗与成果匮乏的困境,打乱接待单位的正常工作节奏,挤占其处理本职业务的时间与资源。长此以往,容易诱发做表面文章、报喜不报忧的不良倾向,助长浮躁虚夸的工作作风。


横向交流何以落入形式主义窠臼?归根结底,是有的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将“官本位”思想凌驾于为民服务宗旨之上,将组织外出考察的次数、规模视为“重视学习”“积极作为”的表现,甚至将其作为一种“隐性福利”,却忽视了活动的实际效果和成本收益。因此,要让横向交流回归本真,需带着问题去、取得“真经”回,做好前中后各个环节,使其效果最大化。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祛除横向交流中的形式主义痼疾,要正本清源,严格审批管理。有的地方组织横向交流随意性大、导向性不强,甚至成为“变相旅游”,沦为滋生腐败的温床。避免这种现象,要健全完善横向交流活动的审批备案制度,对交流的必要性、方案的科学性、人员的构成、预算的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核。建立事后核查机制,利用专项检查、审计、巡视巡察等方式就横向交流的路线、内容、经费支出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问责相关责任人,划定刚性的纪律红线。


问题导向更鲜明,学风才会更加求真务实。有的党员干部对横向交流具体目标缺乏深入思考,主题设定大而化之;有的对考察点位“心中无数”,满足于听介绍、看展板,结果只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难以触及核心、学到精髓。因此,交流前要做足功课,加强思考谋划。以问题为导向,提前梳理要考察的重点和所要了解问题的提纲,提前了解考察点位的工作特色和亮点,做优学习考察方案。交流过程中,要带着课题去、盯着问题学,采取“听、看、访、录”等方式,力求掌握真情况、学到真经验。


要让横向交流学有所获,还需做好后半篇文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横向交流切忌对优秀经验生搬硬套,更要避免交流时“深受触动”、回来后“一动不动”的“一阵风”现象。交流结束后,必须及时梳理总结,通过撰写报告、交流研讨促进成果共享;更要立足本地实际,将所学所悟进行创造性转化,制定科学可行的专项方案,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落实,真正将“他山之石”转化为提升自身工作水平的内生动力。(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委组织部:郑勇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