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青年干部应感悟“矢志不渝奋斗 推进复兴伟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六周年
时间 :   2025-10-22 19:2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杞云凤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金秋十月,山河锦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六周年的光辉时刻,回望七十六载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青年干部更应深刻感悟“矢志不渝奋斗,推进复兴伟业”的时代内涵,以青春之我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历史昭示真理:复兴之路是奋斗铸就的必然。

七十六年前,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七十六年来,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特区崛起到全面深化改革,每一项成就都镌刻着奋斗的印记。2025年,中国以一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向世界展示:歼击机梯队划破长空,“东方超环”核聚变装置创造世界纪录,民营经济促进法护航市场活力……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数共产党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是亿万人民“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笃定。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青年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无论是突破“卡脖子”技术,还是推动共同富裕;无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局,还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都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接续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


时代呼唤担当:在攻坚克难中锤炼实干本领。

新时代赋予青年干部新的使命。面对单边主义逆流,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全球共识;面对科技革命浪潮,“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等突破彰显创新实力;面对乡村振兴重任,8亿多人脱贫的奇迹正在转化为共同富裕的新实践。这些时代课题,要求青年干部既要有“逢山开路”的勇气,更要具备“绣花功夫”的精细。


在贵州山区,90后驻村干部用直播带货打通农产品销路;在深圳前海,青年科创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者们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执着打造未来之城。这些生动实践印证:实干不是蛮干,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青年干部需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在复杂矛盾中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洞察力。


未来引领方向:以创新突破开辟复兴新局。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式现代化既面临“深水区”改革的挑战,也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的独特优势。青年干部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在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生物技术等新赛道上争当“拓荒牛”。


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型开放探索、海南自贸港的封关运作准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发展,为青年提供了广阔舞台。更需要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勇攀高峰。正如“嫦娥”团队平均年龄33岁、“天问”团队35岁以下占比超60%,青年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青春铸就伟业:在团结奋斗中凝聚磅礴力量。

七十六年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从抗疫斗争中“90后”“00后”的白衣执甲,到抗洪抢险里青年突击队的逆行出征;从冬奥赛场上志愿者的微笑服务,到国际舞台上中国青年的自信发声,新时代青年用行动证明:个人理想只有融入国家发展,才能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青年干部更需坚定“四个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既不做“躺平族”逃避责任,也不当“空想家”脱离实际。要像“时代楷模”黄文秀那样,把青春热血洒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像“大国工匠”徐立平那样,在精密岗位上追求极致;像“雪域信使”其美多吉那样,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青年干部当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为帆,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为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历史答卷。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以矢志不渝的奋斗,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贵州省剑河县南明镇人民政府:杞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