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让制度既有“硬度”更有“温度”
时间 :   2025-09-19 19:4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邢椿琰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期,四川公职人员孙先生报备获批后兼职送外卖引发的热议,本质是公权边界与个体权利的辩证考题。公职人员并非“特殊群体”,同样面临房贷、育儿、赡养等现实压力,在不影响本职工作、不触碰纪律红线的前提下,通过业余劳动增加收入,既是对家庭责任的担当,更是对劳动价值的尊重,需以辩证思维厘清是非、把握尺度。


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明确的合规范围来看,体力劳动、投稿创作、自媒体运营等兼职形式已被认可。这些兼职不涉及权力变现,且能让个体价值得到多元释放。纪律的刚性不等于管理的僵化,规范兼职更需要精细监管。在公职人员具体管理过程中,应当以制度为准绳,既划清红线防风险,又留足空间显温度,让兼职行为在规范轨道上实现价值正向。


公职人员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兼职必须守住“公”与“私” 的边界,必须明界划线,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法》等法规早已明确禁区,从不少违规兼职取酬被查处的案例可见,任何试图以公权换私利的行为,终将受到纪律惩戒。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兼职绝不能成为权力寻租的“过墙梯”,无论是在职时违规兼职取酬,还是退休后突破从业限制,抑或是通过挂证、隐名等隐蔽方式获利,本质都是对公职身份的异化,必须坚决纠治。唯有把规则底线讲清楚、把纪律后果说明白,才能从源头防范履职懈怠、利益冲突等风险。


监管的本质是护航,严管的核心是厚爱。一方面,要以法规制度为标尺,进一步细化兼职禁区清单,明确与职权相关联的营利活动、未经报备的兼职行为、影响本职工作的副业等一律禁止。特别是面对挂证取酬跨省操作、通过亲属代领报酬等隐形变异问题,传统监管方式难以及时发现,必须打通数据壁垒、压实监管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共同破解监督困局,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另一方面,要健全合规兼职的全流程管理机制,优化报备审批流程,明确合规方向的具体标准,让公职人员清晰知晓“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同时,要杜绝“一刀切”的简单化,也要防范“放不管”的自由化,对合规兼职人员给予尊重与理解,不搞标签化评判,让公职人员在严守规矩的同时,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爱。(山东省费县县委组织部:邢椿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