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铭记“九一八”: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时间 :   2025-09-18 20:1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徐熠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十四声警示钟声响彻天空,象征中华民族十四年浴血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艰苦历程。九十四年风雨沧桑,这段浸染血与火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也是我们必须永远铭记的国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作为青年干部的我们更应当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以牢固的思想堤坝、挺拔的精神脊梁、强大的奋进力量,为国家富强添砖加瓦。


从历史伤痛中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筑牢居安思危的思想堤坝。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关东军的铁蹄踏碎沈阳北大营,山河破碎,国难降临,这是每个中华儿女都无法忘却的黑暗夜晚。这段屈辱与苦难的历史,无时无刻不警醒着我们:“弱国无外交,落后必受欺。”硝烟虽散,但警钟长鸣,和平从不是历史的常态,安逸之下更隐藏着看不见的风险。改革发展的“硬骨头”、民生保障的“心头事”、国际竞争的“暗礁险滩”,都是我们青年干部面临的风险挑战。若我们沉溺安稳,丧失忧患意识,便会迷失方向,唯有把“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刻进思想深处,才能筑牢抵御风险的“思想堤坝”,国家发展的航船才能行的更远。


从英雄壮歌中传承“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忠诚品格,挺起担当作为的精神脊梁。面对侵略者的铁蹄,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佟麟阁身先士卒,负伤后仍坚持指挥直至壮烈殉国;八位女战士为掩护部队转移,在弹尽粮绝后挽臂投入乌斯浑河;马本斋驰骋冀中平原,母亲被捕殉国后他含悲继续战斗。这些英雄用生命谱写了“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壮丽诗篇,铸就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精神丰碑。当代青年干部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补足精神之“钙”。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关键时刻让党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真正成为民族复兴征程上的中流砥柱。


从时代召唤中践行“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担当,凝聚民族复兴的奋进力量。“九一八”的警钟敲响的不是悲观的哀鸣,而是奋进的号角。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切实增强“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主动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磨炼,在乡村振兴中扎根基层,在科技创新中勇攀高峰,在社会治理中创新作为。要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告慰先烈,真正做到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让浸满血泪与伤痛的历史化作我们青年干部砥砺前行动力,我们当以初心守信仰、以实干践使命,用青春汗水护佑山河无恙,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接续奋斗、勇毅前行,让先辈期盼的盛世华章在我们手中续写新的篇章!(中共高唐县委组织部:徐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