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新版英语教材难出圈,教材改革要定位中国国情
时间 :   2025-08-29 18:0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苗凤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4年秋季开学时,新版英语教材投入使用,相对于旧版教材,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人在网络上反映新版教材“把孩子难哭了”。(2025年8月28日光明网)


2025年秋季开学,新版英语教材难出圈,该话题再度冲上热搜,引发广泛争议。面对舆论关切,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均回应称,已就教材使用情况开展调研,结果显示师生“初期接触确有难度,但总体在可接受范围内”。针对“零基础学句子、单词量大、缺少音标引导”等质疑,出版社解释教材采取分层设计,Part A、B为必学,Part C为选学,并强调新教材秉承“新时代育新人,‘以世界为题材’”的理念。


出版社的回应看似有理有据,但究竟能否说明这是一套真正符合当前教育实际的好教材?即便开展过一定范围的教师问卷,又是否真实反映了广大基层教师和家长的心声?教材改革事关教育大局,仅靠有限的调研和专家论证,未必能全面覆盖教学现实中的差异性与复杂性。出版社更应真正深入基层,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多元意见。


将英语教材定位为“世界题材”,方向固然前沿,但必须立足现实语境。汉语仍是中国最主流的沟通语言,英语真正普及的程度依然有限,不仅普通家长掌握者不多,即便是在教师队伍中,农村及基层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仍参差不齐。如今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参与辅导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面对大幅改革的英语教材,很多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无力应对,甚至连部分小学英语教师也感到吃力。在这种情况下,强推高难度、高强度的新教材,是否真正公平、科学?


另一方面,中国缺乏自然的英语语言环境。直接引入大段英语句子、弱化中文辅助,容易导致学生陷入“机械模仿、不解其义”的学习困境。尤其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更需要兴趣引导与成就感积累。若教材内容过早过难,不仅无法提升成绩,还可能打击学生自信,削弱其学习动力,最终背离教育初衷。


教材改革确有必要,但步伐必须稳健。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学资源与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一刀切地推行高难度教材,不仅难以“与全球接轨”,反而可能加剧教育不公平。真正科学的教育改革,应充分考虑国情实际,走小步、稳步走、持续优化,在贴近一线教学现实的基础上,实现既有国际视野、又具中国特色的教材设计。


教材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改革应广泛吸纳民意,尤其要重视基层教师和家长的反馈。出版社和专家应当走出办公室,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家庭,在全面调研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编撰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贴近中国教育实际的优质教材。教育不是实验,孩子的成长亦不能重来。教材改革,当慎之又慎。(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