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防汛救灾的"定海神针"——基层党组织
时间 :   2025-08-14 19:4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惠水县审计局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每当暴雨倾盆、洪水肆虐之际,总有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总有一枚枚闪亮的党员徽章在抢险前沿熠熠生辉。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展现出的非凡组织力和战斗力,不仅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危急时刻的集中体现。在风雨交加的紧要关头,基层党组织何以能成为人民群众心中的“定海神针”?


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大厦的“神经末梢”,其力量源自严密的组织体系与高效的动员能力。当灾害来临,从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到村(社区)各级党组织能够迅速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网络,实现指令瞬时传达、资源精准调配、力量科学部署。这种“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组织优势,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响应速度往往快于灾害蔓延的速度,为抢险救灾赢得宝贵时间。在灾情面前,党组织不仅是决策中枢,更是行动枢纽,将分散的社会力量凝聚成抗击灾害的钢铁长城。


广大党员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彰显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政治本色。面对滔滔洪水,党员突击队总是冲锋在前;面对群众被困,党员干部总是最后一个撤离;面对灾后重建,党员志愿者总是坚守到最后。这种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源于持续不断的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每一次重温入党誓词,每一次参加组织生活,每一次接受党性教育,都在为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积蓄精神力量。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正是党内政治文化在日常积淀后的必然迸发。


基层党组织在防汛救灾中展现的强大凝聚力,实质上是党群关系的生动写照。当党员干部卷起裤腿与群众一起装沙袋,当第一书记冒着危险背出被困老人,当社区党员日夜不休守护堤坝,群众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更是一个政党的为民初心。这种“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情感共鸣,构筑起党群同心抗击灾害的心理防线。基层党组织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正是因为平时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在危急时刻形成“党群连心、其利断金”的磅礴力量。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不仅在非常时期能够力挽狂澜,更要在日常治理中厚植根基。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无论面对何种风险挑战,都能有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可靠的先锋力量。(惠水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