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三维发力引数字活水 久久为功育时代新人
时间 :   2025-04-27 16:3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柳杰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置身数字中国建设浪潮,教育数字化已从“选修课”升级为“必修课”。面对技术迭代的“加速度”与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党员干部当以思想破冰之勇、躬行践履之实、制度固本之智,让数字活水既澎湃于“云上”更浸润至“心上”,在百年树人的征程中书写“数字赋能教育”的时代答卷。


破思想之“冰”,引源头“活水”,以“三个深化”筑牢政治根基。“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教育数字化的政治属性决定其必须坚持“思想领航”。深化理论武装:将《国家教育数字化发展纲要》纳入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中,建立“专题研学+场景践学+云端考学”三学机制,在沉浸式体验中领悟“教育数字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的战略深意。深化阵地建设:组建由业务骨干构成的“数字红课审核团”,对在线课程实施“内容、技术、导向”三维筛查,推动长征精神、井冈山等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焕发时代光芒。深化战略思维:开展“教育数字化与国之大者”大讨论,建立“数字教育安全评估模型”,设置类预警指标,切实守好意识形态“数字国门”。


疏实践之“堵”,畅发展“经脉”,以“三项工程”激活基层动能。让“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哲学,在东西部差异化的改革实践中绽放新光彩。实施“筑基工程”:构建“省-市-校”三级穿透式责任体系,将政策细化为指标,缩短政策传导周期。攻坚“东数西智”:东部打造“虚拟技术创新带”,西部铺就“数字帮扶快车道”,打破区域壁垒,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创新“党建+”模式:组建“教育科技红盟”,创设“数字教育先锋指数”,将教师数字素养等指标纳入党员积分管理,服务全国。


固制度之“本”,筑生态“堤坝”,以“三重保障”实现长效发展。“经国序民,正其制度”的千年智慧,为教育数字化注入持久动能。考核指挥棒更“智能”:制定《党员干部数字教育履职清单》,设置新的考核维度,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挂钩后,降低基层设备闲置率。容错免责尺更“精准”:出台《教育数字化容错免责实施办法》,划定数据共享等创新“安全区”,对非主观过错的改革案例予以免责。政企协同链更“紧密”:建立“需求-研发-应用”闭环机制,通过“揭榜挂帅”促成技术攻关;设立“数字教育产业基金”,孵化“专精特新”产品,打破国际技术垄断。(中共保康县委组织部: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