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若不能科学统筹,难免就会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被动局面。领导干部要学会在统筹中谋突破,在平衡中求实效,把握好“放与收”“粗与细”“急与缓”的关系,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既要放手干,也要收紧线。放,是信任与赋能。工作中需要学会抓大放小,将具体事务下放,激发基层主动性和创造力。比如,在推进重点项目时,可借鉴“挂图作战”工作方法,明确责任分工后,允许执行层灵活调整战术,避免“事必躬亲”导致精力分散。收,是监督与纠偏。放权不等于放任,需通过“定期通报”“过程督导”等机制,紧盯关键节点和核心指标。例如,对长期任务就可以通过建立“定期调度”等工作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校准方向,确保“放”得开、“收”得住。
粗勾框架准,细抓落地稳。粗,是顶层设计的全局观。谋划工作需立足大局,要有“一览众山小”的视野,避免陷入细节泥潭。比如,制定年度计划时,首先就是要以“面”上目标为纲,形成清晰的主线框架。细,是执行落地的精细度。战略落地需分解为具体措施,将“面”转化为“点”。比如,运用“解剖麻雀”工作方法,选取典型问题深入研究,制定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再通过“以点带面”推广经验,实现“点上突破、面上开花”。
急事快刀斩,慢活文火炖。急,是立说立行的行动力。对突发任务或紧迫问题,需迅速响应,集中资源快速决策,优先处理,避免贻误时机。缓,是久久为功的定力。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需保持耐心,避免急功近利。比如,制度建设需遵循“调研—试点—优化—推广”的步骤,通过“一线调研”摸清实情,以“试点法”验证可行性,再逐步铺开,确保政策稳健落地。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统筹“放与收”“粗与细”“急与缓”,本质是把握矛盾的主次关系,抓住了主要矛盾,才能做到“蹄疾步稳、张弛有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行稳致远。(青岛市崂山区委组织部:尹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