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筑牢教育公平防线 守护人民群众梦想
时间 :   2025-04-25 17:4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付海霞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河南焦作辅警席南被冒名顶替入学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起跨越35年的身份置换案件,既是教育公平领域的一记警钟,更是对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深刻叩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席南案的妥善处置和深刻反思,正是新时代共产党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坚持公平正义,教育公平不容“权力蛀蚀”。‌席南案的恶劣性在于,它并非偶发的个人行为,而是一起系统性侵蚀教育公平的典型案例。在物质条件匮乏、信息流通不畅的20世纪90年代,个别党员干部将公权力异化为“家族工具”:中学校长违规篡改学籍、医院院长伪造户籍证明、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包庇作假……这些本应是教育公平“守门人”的党员干部,却成为撕裂社会公平底线的“操刀者”。案件暴露出少数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法纪观念淡漠的深层次问题,更凸显出制度漏洞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切肤之痛。教育领域的“微腐败”损害的是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啃食的是党的执政根基。


坚持破立并举,制度重构筑牢“公平堤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将教育公平作为治国理政的重点领域。席南案的快速侦破,正是新时代法治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焦作市纪委监委牵头成立联合调查组,48小时内查清冒名顶替事实;公安机关依法注销涉事人员非法获取的户籍信息;涉事单位党组织对失职干部启动问责程序……一系列雷霆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针对案件暴露的历史遗留问题,当前亟需打好制度补丁:建立全国学籍信息区块链系统,让每份档案“终身锁定”;推动《刑法修正案》增设“冒名顶替罪”,形成“一处造假、终身追责”的惩戒链条;完善受害者权益救济机制,构建“经济赔偿+职业补偿+精神抚慰”的立体化保障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镜鉴立规守护教育梦想。‌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流动的阶梯,更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当前,教育部门已在全国开展学籍档案“清源行动”,纪检监察机关将教育领域专项治理纳入巡视巡察重点,司法机关建立冒名顶替案件“绿色通道”……这些举措正是共产党人“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每一名党员干部既要当好制度红线的“守卫者”,更要成为教育改革的“排头兵”。从全面推行电子档案到实施阳光招生工程,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到完善监督问责机制,我们要以席南案为镜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织密教育公平防护网,让每个孩子的人生出彩机会都不被剥夺,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中共保康县委组织部:付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