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在风云变幻的新时代浪潮中,党员干部唯有用心思考,方能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用心思考“国之大者”,需校准思想之标,在政治领悟中把稳方向。“国之大者”,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从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干部倾力奉献,到疫情防控一线无数党员冲锋在前,正是因为他们时刻牢记政治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在首位,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反之,若政治领悟力缺失,就可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迷失方向。比如,有的干部对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更阻碍国家事业发展。党员干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让“国之大者”成为心中灯塔,指引前行道路。
用心思考“国之大者”,要提升担当之能,在真抓实干中展现作为。思考的目的在于实践,在于把“国之大者”转化为具体行动。面对经济发展的新挑战,党员干部需深入思考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领域勇挑重担。“改革先锋”袁庚,以敢为人先的担当,在蛇口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闯出一条新路。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干部们用心思考产业发展路径、乡村治理方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当下,一些干部存在“躺平”心态,遇事推诿扯皮,看似轻松自在,实则是对职责的亵渎,是对“国之大者”的漠视。党员干部应主动作为,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在实干中书写精彩答卷。
用心思考“国之大者”,还应厚植为民之情,在践行宗旨中诠释初心。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国之大者”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利益。党员干部要思考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办女子高中,改变山区女孩命运,到“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群众绝壁凿渠,引来生命之水,他们都将人民利益置顶,用行动诠释了为民初心。反观个别干部,一心只为个人政绩,忽视群众需求,大搞形象工程,最终遭到人民唾弃。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人民的满意度检验对“国之大者”的践行成效。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用心思考“国之大者”,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在思考中奋进,在实践中成长,用汗水和智慧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篇章,让“国之大者”的宏伟画卷在不懈奋斗中徐徐铺展 。(中共李沧区委组织部: 姜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