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者无域,行者无疆;匠心耕耘,必有回响。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到“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再到“劳动开创未来”,热爱劳动、矢志奋斗始终是中华儿女的优良传统。在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广大年轻干部要沐先辈劳模之光,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吹响新时代“劳动号角”。
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勤勉之光,吹响“孜孜矻矻、手胼足胝”的“劳动号角”。作为全世界农业出现最早且最为发达的国家,我国古代的劳动根植于农耕文明土壤,无数先民用犁铧作笔,以汗水为墨,将辛勤躬耕、自食其力镌刻在国人骨血中,成为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从先秦时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怡然自得、朴拙淳美,到“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再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男耕女织、琴瑟调和,勤劳的先祖们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业劳动中修齐治平、丰衣足食、建功立业、自强不息,热爱劳动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开物成务、命脉赓续、继往开来的“传家之宝”。年轻干部要继承先辈勤勉传统,俯下身、沉下心,体民情、解民忧、纾民困,用辛勤汗水浇灌事业之花。
沐“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奉献之光,吹响“至公无私、默默耕耘”的“劳动号角”。奉献是什么?对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来说,奉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无论是担任郴州知州刑政清明、政令有序的爱民举措,还是担任苏州知州治洪赈灾、振兴农桑的善治有为,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后人何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对明代名臣于谦而言,奉献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忠诚无畏,国难当头、皇帝被俘,却能死守孤城、不惧外敌。对“燃灯校长”张桂梅来说,奉献是“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的铮铮誓言,是“办一所免费高中,让大山里的女孩们都能读书”的朴素愿望。对年轻干部而言,奉献就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是矢志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也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必备要素。要自觉投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中,既做好眼前的实事,也做打桩铺路的好事,切实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沐“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之光,吹响“拓荒开路、敢为人先”的“劳动号角”。奋进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大道上,离不开广大劳动者以“一马当先”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突破层层壁垒,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竞逐未来产业的创新精神。劳动者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从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世纪工程,到“奋斗者”号潜水刷新“中国深度”、“天问一号”飞天标注“中国高度”,从国产大飞机C919在全球航空市场高歌猛进,到deepseek以“小成本办大事”的高性能惊艳全球,当代中国的每一次跨越与进步,无不闪耀着劳动者刻苦钻研、追求创新的火花。年轻干部要勇于跳出“舒适区”,借鉴“老路”而不盲从“老路”,破除“唯经验论”“不敢越雷池半步”等思想坚冰,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争当新时代改革先锋。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广大年轻干部必须赓续劳动精神,传承优良品德,使出“一个汗珠摔八瓣”的干劲,练就“技压群雄”的过硬本领,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的历史业绩!(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组织部:夏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