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在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干部队伍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能力直接关乎发展大局。答好“十五五”时代考卷,必须持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筑牢忠诚根基。政治过硬是干部的首要标准。全会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其列为“十五五”时期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首位。广大党员干部需以立根铸魂为要,将学习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专题研讨、实践调研等形式,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维护”融入血脉、铸入灵魂。以自我革命为刃,永葆政治清醒,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体检”,对照党章党规检视言行,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唯有如此,才能在复杂局面中保持清醒、在风险考验中站稳脚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步一个脚印把全会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
以能力提升为核心,锻造过硬本领。本领高强是干部的立身之本。全会提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这既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钥匙,也是检验党员干部能力的试金石。面对高质量发展中的新老问题交织、体制机制障碍等风险挑战,干部队伍需敢闯敢试,在破局攻坚上勇立潮头。主动打破思维定式与路径依赖,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要素配置等关键领域,深入调研梳理改革堵点,牵头组建攻关团队,推行“揭榜挂帅”“容错纠错”机制,在突破关键瓶颈上见真章。同时,善作善成,在落地见效上久久为功,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对认准的改革方向一抓到底,既善于打好解决短期问题的攻坚战,更甘为长远发展筑根基,推动改革举措从“纸上”落到“地上”。通过协同聚智,主动搭建跨部门合作平台,汲取群众智慧,把基层鲜活经验上升为制度成果,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改革格局。
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涵养优良作风。作风优良是干部的传家宝。全会强调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以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从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将士用二万五千里长征诠释“革命理想高于天”,到新时代宋书声同志55年坚守马列主义编译事业彰显“初心如磐”,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精神不倒,则事业不败;信念如铁,则无坚不摧。党员干部需涵养优良作风,始终“心态不漂”,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清醒自觉,破除作风漂浮、心态失衡的顽疾。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正反向测评指标,充分运用谈心谈话、函询诫勉等方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教育提醒,帮助纠正偏差。健全考核机制,将政治素质、工作绩效、担当作为纳入核心指标,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挂钩,突出政治素质考察,坚持一线导向、实干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以制度建设为支撑,激发队伍活力。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答好“十五五”时代考卷,需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监督问责等制度体系。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做深做实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核,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健全完善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制度机制,坚决把夸夸其谈、不抓落实、贻误发展的干部调整下去,切实把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同时,织牢监督网络,构建“多方融合”平台体系,整合纪检、组织、信访等力量,形成信息共享、问题共商、整改共抓的工作格局。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充分利用举报电话、网络举报平台等,进一步提升信访举报受理处置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发挥巡察“政治体检”作用,深入开展巡察监督,着力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委组织部:宋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