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在线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员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各级党组织需在“精准定位、创新载体、成果转化”上深耕细作,实现教育标准从严、教学形式从活、成果转化从实,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更具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向标准要质量,以科技赋能推动教育从严。新时代党员教育需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重构质量标准体系。可运用大数据分析建立党员“能力画像”,通过在线测评、行为轨迹追踪、绩效档案比对,精准识别不同领域党员的能力短板与发展需求。针对农村党员,重点强化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与产业技能培训;针对社区党员,侧重基层治理创新与群众工作方法;针对企业党员,突出科技创新驱动与产业链协同能力。教学实施中,推行“云课堂+实景实训+智能督导”模式,开发AI导学系统、VR红色历史场景模拟舱、区块链学分认证平台,构建“学习-实践-考核-反馈”闭环体系。建立动态质量监测机制,运用智能算法对课程质量、学员参与度、成果转化率进行实时分析,形成“问题诊断-方案优化-效果评估”的持续改进链条,确保教育培训始终与时代要求同频共振。
向形式要引力,以场景创新推动教学从活。打破传统课堂局限,构建“沉浸式、互动式、共创式”学习新场景。在理论学习模块,可设计“红色剧本杀”“时空对话剧场”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党员在角色扮演中深化理论认知;在能力提升环节,推行“项目制学习+跨部门协作”模式,组织党员围绕基层治理难题、乡村振兴项目开展实战演练,通过“方案策划-团队协作-成果路演”全流程培养综合能力。依托“智慧党建”平台,打造“线上学习社区+线下实践基地+移动学习终端”三维学习网络,实现优质课程资源跨区域共享、学习进度实时同步、学习成果即时反馈。创新“行走的课堂”模式,将教学点延伸至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社区治理创新点,开展“榜样故事会”“民生微实事”现场教学,让党员在实地走访中感悟初心、在实践锻炼中提升本领,实现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
向实效要价值,以成果导向推动转化从实。党员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转化。需构建“培训-实践-评估-推广”的成果转化链条,确保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硬实力。在培训选题上,紧扣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设置“问题导向型”课题,引导党员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做。在实践环节,推行“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党员主动认领基层治理难题、民生服务项目,通过“项目攻坚-成果展示-经验推广”流程,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建立“实效追踪档案”,运用群众满意度测评、项目成效评估、发展指标对比等手段,对培训成果进行多维验证。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将培训表现、实践成果与党员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形成“实干者受益、有为者有位”的鲜明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提升群众获得感为衡量标准,让党员教育培训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红色引擎”,将教育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乡村振兴的“催化剂”、群众幸福的“助推器”。(山东省阳谷县阎楼镇人民政府:王东敏)